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2/2页)
谢姜师母。 她拿着册子回东斋,点了根蜡烛,坐在窗前读书。 一刻钟后,叫起的钟鼓声响起,学生们抱着文具书本披头散发冲进东斋,看到她,面面相觑。 她朝他们微微一笑。 几个学生吓得一个机灵,慌忙找到各自的位子,翻开书,大声诵读。 …… 傅云英只是制艺助教,经、策、论的主讲老师才是负责教授知识的人,她不想喧宾夺主,没有像对傅云启那样严格要求学生们,但她每天早上第一个到东斋,天天如此,从不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渐渐的,早起的学生越来越多。 她按着名册将学生们分成几组,由他们自己选出组长,她平时有什么要求直接告诉组长,再由组长告知自己的组员,层层往下,力求每个人都能迅速跟上进度。 大部分人老老实实按照她的建议训练八股文写作,但也有人强烈反对由她出任助教,更有甚者,在斋堂用饭时大骂山长和赵师爷荒唐糊涂,竟叫一个小儿给他们当老师。 正是散学吃饭最热闹的时候,斋堂人来人往,听见学生们讽刺傅云英,他们互望一眼,在一旁观望。 不服气的人多着呢。 袁三和傅云启是傅云英的忠实拥护者,当场反唇相讥,和那几个年长的学生吵了起来。 钟天禄胆小谨慎,生怕两边人打起来,撇下碗筷,找到在东斋抄写文章的傅云英,“云哥,你快去看看,袁三他们要动手了!” 傅云英眉头一皱,起身收拾书本。 一旁的苏桐轻笑一声,“其实你何必多事,这些人能不能写好八股文,与你何干?与其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如辞了助教。” 钟天禄低头嗫嚅,没敢应声。 傅云英瞥一眼苏桐,示意钟天禄去外边等,小声说:“表兄来日登科中举,金榜有名,前途无量,我和表兄不一样,得走点弯路。” 苏桐道:“既知是弯路,为什么还要走?” 傅云英笑了笑,反问他:“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苏桐沉默不语,目送她转身走远。 …… 斋堂闹哄哄的。 袁三、傅云启被人围在当中,和另一伙人争吵,两边吵得脸红脖子粗,其他学生饭也不吃了,都站在后面看热闹。 听到高兴处,纷纷敲敲手中的碗,给双方加油鼓劲。 傅云英踏进斋堂,还没来得及问什么,冷不防一只粗瓷碗直直朝她脸上飞了过来。 斋堂的瓷碗按实惠的买,样子不好看,就是扛摔,砸到脸上绝对头破血流。 旁边的人惊呼出声,傅云英眼角余光扫到扑面而来的瓷碗,来不及躲闪,抬手要挡,一双手忽然从斜刺里钻出来,稳稳当当接住瓷碗,倒扣在桌面上,扫视一圈,眼神冰冷。 丢碗的人吓得面如土色,忙钻进人群想蒙混过去。 乔嘉上前几步,周围的人赶紧让开,他大手一张,揪住一个学生的衣领,拽回傅云英面前。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一时失手……” 丢碗的学生面色紫涨,辩解道。 傅云英冷冷看他一眼,“袁三,按住他。” 袁三看到傅云英差点被瓷碗砸中,怒火中烧,撸起衣袖就要和对方动手,听见她叫自己,忙跑过来,二话不说,抓着那学生按在桌旁。 学生吓得语无伦次,使劲挣扎:“你们想干什么?以多欺少!仗势欺人!公报私仇!” 周围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是该上前劝架,还是先去找山长过来。 傅云英一言不发,拿起刚才那只粗瓷碗,走到丢碗学生面前。居高临下,俯视着他,右手高高抬起,对着他的脸,猛地往下一砸! “傅云,停手!” 学生们心里一个咯噔,眼看要闹出人命,忙大叫出声,上前阻止。 胆子小的捂着眼睛不敢看。 “咔嚓”一声,瓷碗砸在桌沿上,应声碎裂成几瓣。 瓷碗就在自己旁边碎裂,如果傅云英砸下来时没收手,自己的脑袋准得开花,丢碗学生魂飞魄散,顾不得羞耻,眼泪汹涌而出。 周围的人已经扑上前,见状一愣。 傅云英下手的力道控制得很准,瓷碗虽然碎了,但没有炸开,她挥开碎片,拍拍丢碗学生的脸,“冯承,对不住,我只是一时失手。” 学生们对望一眼,摇摇头,哄堂大笑。 冯承脸上火辣辣的,双腿发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趁袁三捂着肚子大笑,挣开束缚,一溜烟跑远。 傅云英懒得再理会他,接过乔嘉递到手边的帕子,擦干净手,走到和袁三、傅云启争吵的人面前。 旁边的人纷纷往后退,让出地方。 几个丁堂学生大声吆喝,搬来一张大圈椅,往地上一放,“来,云哥,坐。” 傅云英轻甩宽袖,大马金刀的坐于圈椅上,旁边递来一盏热茶,支持她的学生都站在她这一侧,帮着递东拿西,众星拱月似的,围着她献殷勤。 对面的人面色铁青,“傅云,你比我们小,凭什么当我们的助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