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82年的狗粮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节 (第3/3页)

爷爷奶奶说的。”

    看女儿情绪稳定下来了,曲鹤清就放女儿下来,让她把mama喊过来,既然说要双方都教育一下,他在田田面前,就不能说话不算事,顺便,还能和妻子聊一下,女儿记忆力的事情。

    曲田田一听爸爸要喊mama,以为mama也要被爸爸教育了,立刻乐颠乐颠去卧室喊mama,“梅梅,爸爸喊你~”

    田新梅正在卧室整理丈夫的衣服,听到女儿幸灾乐祸的声音,起身去客厅的时候,轻轻的拽了一下女儿的小辫子泄愤。

    小混蛋,就知道看热闹。

    嘻嘻,曲田田也不生气,捂着小辫子目送mama去客厅,自己和mama都挨训了,等一会儿才能互相道歉。

    曲家有规定,爸爸训人的时候,旁边不能留人看热闹,所以,曲田田留在卧室,玩床上放的胖玩偶,等着过一会儿,在爸爸面前和mama说对不起,没关系。

    当然,小姑娘不知道,客厅里根本没有训人,曲鹤清倒了两杯茶,和妻子边喝水边说自己刚才怎么和田田说的,夫妻两个对一下词,免得以后教孩子出现相反矛盾的话,然后,提到了曲田田的记忆力。

    “新梅,田田的记忆力好像特别好,等会儿吃饭的时候,我们试一试她?”

    “好啊!怎么试?”

    曲鹤清:“……”这跃跃欲试的语气,是要闹哪样?

    第5章

    曲鹤清和田新梅发现,孩子的性格,不只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有关系,肯定也有先天因素在里面。

    因为,曲昱田和他们夫妻两个的性子谁都不像,又嘴硬倔强,又欺软怕硬,喜欢使个小心眼又撑不到三秒钟破功,最关键的,是小姑娘不爱哭,就算被逗的泪汪汪,记仇似的威胁父母她再也不笑了,也能很快忘掉自己的誓言,继续乐呵呵的凑过来和你玩。

    这么好玩,让夫妻两个总是忍不住,去逗女儿。

    哪怕表演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也会强撑着,继续下去。

    就像曲鹤清和田新梅发现,女儿的记忆力好像特别好之后,两个人还特意准备了一下,才开始试探一下,女儿的记忆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然后,他们目瞪口呆。

    如果把曲昱田接触的东西分为三类,图画、声音和动态场景,那么小姑娘对声音的记忆力最差,图画的记忆力最好,动态场景的记忆力在中间。

    可是,田田对声音的记忆水平,就已经是只要用心听两遍,就能完整复述,哪怕有一些音在听的时候没听懂,她也能模仿出那个腔调,把音“复制”出来。

    这个,就是田田记忆力最差的部分,可想而知,田田对图画的记忆力,强到什么地步。

    所以,这是夫妻两个第一次接触,儿童版的过目不忘是什么样子。

    之前教田田背古诗认字的时候,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之前主要是他们教,然后到时间检查田田的记忆情况,这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差,所以,他们也不知道,田田是当时就记住了,还是有记忆时间,反复叠加印象的结果。

    现在,这个问题就有解释了,田田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学完古诗或是字,还会再捧着小图书复习一遍,然后在父母检查之前,记下来这些内容。

    人家分明就是,当场记下来,然后就乐颠乐颠的去玩了,等父母来抽背的时候,再调出记忆片段,完美应对。

    曲鹤清和田新梅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底的诧异之后,夫妻两个分头去搬了不少书过来,和田田的故事书图画书不一样,这些是他们看的,全是字的大厚本那种书。

    随便翻到一页,曲鹤清拿笔画了一句生字比较多的话,让田田过来记住,等不明所以的田田点头之后,把铅笔给她,让她画出来。

    结果,只认识“的”字的小姑娘,像是画画一样,把这些字连排版位置都没有动,就重现在纸上。

    因为田田不认识这些字,没有办法写出字的间架结构,像是画画一样涂出来的字,看起来有些飘有些奇怪,但曲鹤清能一眼认出来,这是对的。

    这种能力,是不是有点过了?

    曲鹤清活了近三十年,只见过一个和田田差不多能力的人。

    那也是一个从外地来到北疆的老先生,建国之后因为成分不好,被打折了腿,守着的书也被烧的一干二净,后来不知道怎么逃到北疆,就在村子里留了下来。

    前几年,有文化局提着礼品来拜访老先生,一是问问老人的生活如何,他们来送送温暖,二是想问问当年那些书,还有没有剩的。

    说来惭愧,错误发生后难以弥补,孤本变成烧火纸,这该怎么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