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恕罪_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2/3页)

现在这个时候,他若下了罪己诏,那才是真说不清。

    “皇上……”

    “昔日本朝太祖皇帝继位,大旱三年,难道也是天降惩罚吗?杨爱卿博览群书,朕想问一问。当时太祖皇帝是怎么说的,爱卿可还记得?”

    杨御史略一思忖,答道:“回皇上,当日太祖皇帝说‘是旱是涝,皆是自然常态,跟君王德行又有什么关系?’可是皇上……”

    杨御史心里想着,话不能这么说。太祖皇帝当年是见天下百姓有难,拔剑而起,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在百姓眼里,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是大救星。大旱三年,他能不下罪己诏。可今上这明显不一样。——不过,他不得不承认的是,眼下坊间传言对皇帝不利,他若下了罪己诏,将地震揽在自己身上,指不定民间百姓怎么编排。那时再澄清也是有理说不清了。

    说起来,这事是不大容易。

    “京城地震,好在无一伤亡,也是上天的仁德。只是城北百姓有人房屋坍塌,无家可归。朕已同皇后商量过,决定从私库中拿出一些银钱,帮他们修缮房屋。”秦珣扫了杨御史一眼,慢慢说道。

    “这……皇上仁德。”杨御史愣了一愣,连忙说道。

    “皇上仁德。”众臣皆附和。

    朝臣中有思绪转的快的,心里已经有了其他的念头:历来地震,或多或少,皆有伤亡。然而这次,只有部分房屋坍塌,兴许真是因为皇帝德行无亏呢。

    毕竟这也算是老天眷顾了。

    两三日的光景,夏风终是查出了这次流言的出处。他站在皇帝面前,一五一十道:“最初是永安伯府的人传出去的。这种传言,关系皇家,百姓明知不能乱传,可是传播的热情竟然还挺高……”

    他说着留神看着皇帝的神色,见皇帝面沉如水,他忙止住,认真道:“还有一件事,永安伯夫人在九月初曾经进宫过一趟……”

    “朕知道。”秦珣神色不变,“永安伯的夫人信佛,有时会进宫同太皇太后叙话。”他挥挥手,对夏风道:“你下去吧。再查,看跟太皇太后,跟睿王有多少关系。”

    “是。”夏风施礼退下。

    秦珣按了按眉心,有些倦意。对夏风的话,他并不怀疑。夏风这个人,对皇帝格外忠心。他忠心的是皇帝这个身份,而不管皇位上坐的那个人是谁。

    永安伯,太皇太后……

    若是他们,这一切就很好理解了。

    他的皇祖母看似对皇叔不管不问,但到底是母子连心啊。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还为了儿子费心思。

    秦珣双目微敛,皇祖母近二十年不声不响,为何最近反而忍不住了?好好的做太皇太后不好吗?而且,关于瑶瑶的身世,那传言里竟然也对了七八分。

    他忽然有点好奇,皇祖母究竟知道了多少。

    秦珩这日向太皇太后请安时,太皇太后留下她说了会儿话。

    “听说皇后最近有了身孕?”太皇太后轻声问道。

    秦珩略微一愣,心里生出几分警惕来,但是面上却笑意盈盈:“是,不过月份还浅,就没告诉皇祖母。”

    太皇太后眼神一闪,半晌方点了点头:“如此,哀家知道了。”她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你年纪小,身边又没个顶事的长辈。女人有孕之后,要注意很多,恐怕都没人教你……”

    秦珩不知她这话是何意思,然而却是笑道:“皇祖母这话说的,不是有皇祖母教导嘛!”

    她这话说的自然无比,教人听了,只觉得她对太皇太后尊敬而又信赖。

    太皇太后转了转佛珠,慢悠悠道:“你说的也是。可是哀家养的孩子都不中用,也帮不了你多少。哀家想来想去,只能对你说一句,凡事别想太多,一切自有天意。”

    这一句话颇为莫名其妙。但秦珩仍是点了点头。

    自从皇兄中毒一事后,秦珩对太皇太后就有了提防之意。跟太皇太后的每一句话,她回去都要思量很久。只是太皇太后教她别想太多,是什么意思?

    秦珩离开寿全宫,带着几个宫人缓缓往章华宫而去。——她记着陆大夫的话,在有孕之后,时常活动。

    她正慢慢行着,忽的斜刺地冲出一个人来,吓了她一跳。她下意识护住腹部,冷眸看向那人。一看之下,她就愣住了。

    这突然冲出来的小太监不是别人,而是伺候她多年的山姜。

    “殿下……”山姜跪在地上,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她。

    他这一声殿下倒也没叫错,只是秦珩却不能应。她拧了眉,低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