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3/4页)
后把理宗的头砍了做成了头盖骨酒器,一直到元末,朱元璋把理宗的头盖骨弄回来,才让他尸首完整。 死后被人挖坟还不算,还被人枭首做酒器,这就很虐了。 第158章 状况 宝庆元年六月, 帝诏史弥远为太师,进魏国公,史弥远辞太师之职。 而在两个月前,太后杨氏就以身体不豫为由,停止了垂帘听政。 史弥远虽然力辞太师之职, 但是他的权势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他已经独相十几年,可谓一手遮天。 史相爷对自己扶立的新君非常满意, 毕竟哪个权臣不喜欢对自己以礼相待的官家呢? 但是有一点, 官家实在是太心软了, 明明应当对赵竑早些斩草除根, 如今却依然让他好好地活在宫中, 每隔三日便有御医为其请脉,看顾简直精细到了极点, 更不用说对济王府和济王妃的丰厚赏赐了。 但是赵昀这样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 说明他顾念旧情, 感情和普通人一样丰富, 对于对他有恩的史弥远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居于慈明殿的皇太后正是因为当今官家是个仁厚的, 才会轻易地交付了垂帘听政的大权——虽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斗不过史弥远,还不如直接卖个好。 不过……史弥远心中冷笑, 赵竑自从湖州叛乱事件之后就变得越来越胆小了,当年高宗皇帝在逃难过程中失去了生育能力,据说有很大的可能是受惊所致, 而高宗的独子元懿太子赵敷后来也因受惊不幸早夭,光宗和宁宗胆子也都不大,赵竑虽然是受人威胁才打出了谋反的旗号,数目也不大,但是他一直都寝食难安。 官家因为得了原本属于赵竑的皇位心中有愧而善待他,赵竑却不敢这么心安理得地接受。 赵竑死也是迟早的事,这样也好,也省得他脏了自己的手! 和高宗朝的权相秦桧不同,史弥远虽然也被民间以及部分士人所痛恨,但是他是在意自己的名声的,虽然主和以及导致大宋经济多年衰颓被人诟病,但是他尊奉程朱理学,还推举了不少理学人士为官——即使后来他们都因为耻于为伍而在被史弥远推举后继续与他作对——这就使得他在后世史书上的名声比秦桧、贾似道等人好上不少,不仅没有被列入jian臣传中的jian臣行列,后世编纂宋史的理学门人还对他插手帝位更替之类的行为仅做了不咸不淡的描述与批评就算完事了。 可以说,史弥远虽然是个对南宋毒害甚深,秦桧可能尚且比之不如的jian臣,但是他表面工作做得好,家里人也不算飞扬跋扈,因此名声并不算太差。 朝臣们最近对他最为不满的一件事就是擅行废立,将嗣沂王推上了皇位,反倒将济王这位名正言顺地继承人给挤了下来。 自四月份太后不再垂帘、五月份天子诏内外文武大小百官于国政有所见闻者悉可封奏之后,在这件事上弹劾史弥远的人数量就越来越多了。 史弥远不认为自己有错,赵竑得罪了他,就因为他是皇子,是板上钉钉的下任天子,就不允许他反抗吗? 他不过是做得彻底了些。 瞧他捧上台的这位新官家,不是很好吗?史弥远可不认为自己犯了什么大罪。 同样的,被捧上台的新官家赵昀也不觉得史弥远做错了什么。 赵昀每日只是安静地看着史弥远裁定过后的奏疏,用御笔近乎机械地签上一个个“允”或者“可”字。 在别人看来,他只是一个被史弥远cao控的傀儡,只不过等到史弥远愿意放手的时候,他还是有掌握权力的可能的。 赵昀等不了这么久。 金国的国主和他同年登基,而那位汉名完颜守绪的国主,是为金末代皇帝金哀宗。 那位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完颜承麟是金哀宗在亡国之时托付的重整江山的人选,只不过完颜皇族最后没有逃过蒙古大军的清算,完颜承麟和金哀宗的死亡时间间隔并不长,是在一天之内,而金国灭亡,离南宋灭亡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想要改变南宋亡国的命运,赵昀需要足够的时间,真要等到史弥远掌权十年临终前才将权柄还给他,那就晚了。 史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