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_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4/4页)

赤了,就乖乖去换衣裳了。

    六月末的天闷得厉害,宛宛打小苦夏,这会儿又大着肚子,屋子里不让用冰,她坐着不动都能出一身汗,小腿和脚面还有些浮肿,当真是一步都不想动。然而医女却说夏天的时候最容易长rou,这会儿要是天天久坐不动,生娃时一定会受些罪。

    在御花园里走了一圈,照旧出了一身汗,根本没有晏回说得凉快,他嘴里说的鱼也没有什么新奇的,顶多好看一些罢了。个头不算大,也不能吃,还得好几个小太监精心侍奉着,看在唐宛宛眼里真是百无一用。

    晏回一只手揽在她腰后,看她走到路牙子旁、湖边旁就把人往怀里一带。宛宛以前话那么多,晏回只要顺着她的话题就行了。这会儿她人惫懒得很,话比以前少多了,晏回每天得绞尽脑汁哄着她出来散步,连这御花园的一花一石都如数家珍了。

    “这是黄睡莲,那边是莲花观音莲,再往远处瞧,看到没有?红边白莲也是极美的。”

    说得干巴巴的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唐宛宛百无聊赖地朝湖心望了一眼,又恹恹地收回了视线,手中握着的团扇对着脸呼啦呼啦地扇风。

    “小心着凉。”晏回夺过她的扇子,叹口气问:“真走不动了?”

    唐宛宛连连点头。

    “那咱们去前头的凉亭,再坐一会儿就回宫。”

    晏回和唐宛宛每天散步时走的都是这一条路,宫人摸清楚了,远远看到明黄仪仗就会避开或退至两旁。可总有些不长眼的人,试图在半路上绊住晏回的脚。

    这不,今天又是一个。

    远远地听到了一阵丝竹之声,其声婉转悦耳,还正正好是从他们平时休憩的亭子里传出来的。亭中坐着两个抚琴吹笙的,唐宛宛略略扫了一眼,视线定在最中间的美人身上了。

    这美人着一身蓝裙,容貌算不得顶美,可她竟是在一只小小的细腰鼓上翩然起舞的,一颦一笑都透着两分张扬。其身段更是窈窕,裙摆随着舞姿上下翻动,仿佛盛夏天里开出的一朵莲,叫人瞧着便觉清凉,乍一眼看过去极是惊艳。

    一行人定住了步子,道己正要出声呵斥,却见陛下摆了摆手。道己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原来是见娘娘看得正入神,要等她看完。

    宫中会跳这个的除了钟鼓司的伶人再不作他想。晏回心头暗讽:大老远的从钟鼓司跑到御花园来跳舞,还专门挑他和宛宛每日落脚的亭子,也真是煞费苦心啊。何况这姑娘跳舞的过程中转了好几个圈,愣是假装没有看到这么一群人,眼招子跟摆设似的。

    直到那舞伶跳完这一曲,道己公公上前两步斥道:“无人传召为何擅入御花园,从何处学的规矩?”

    舞伶身子一颤,盈盈拜倒在地,咬着下唇含羞带怯地送了一个秋波过来,颇有几分我见犹怜的味道,声音婉转:“求陛下娘娘恕罪,奴婢方才跳得入神,未能察觉。”

    唐宛宛摆摆手叫她起来,还夸人家:“你跳得挺好的。”

    ——傻孩子。晏回扯了扯唇,难得宛宛有兴致,他也没说什么,护着她坐到美人靠上,跟那抚琴的姑娘说:“换一支欢快点的曲儿,继续跳吧,跳得好有赏。”

    琴声又起,舞伶只来得及喘了半口气,又得接着跳了。欢快点的曲子是好听,可跳起来也十分累人,她有好几次都没踩到拍子上,好在看她跳舞的都是外行,图个热闹罢了。

    舞伶在那小小的细腰鼓上转圈圈,裙摆翻飞好看极了。唐宛宛看得眼花缭乱的,扯扯晏回的袖子,“陛下,我也想学这个。”

    学舞能陶冶性情,使形体优美,最重要的是能使腰肢变得更柔软……晏回脑子里飞快地闪过这个不太光明的念头,默默压下心中悸动,正色道:“你学舞可以,鼓上舞不行,万一一不小心栽下来怎么办?”

    唐宛宛就是随口一说,说完就不当回事了,转过头继续看,喃喃道:“这么厉害,在那么小一只鼓上跳舞都掉不下来……哟,还能单脚立着呢!”

    晏回有点意兴阑珊,见宛宛看得目不转睛的,倒也值了,笑了笑说:“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古有飞燕掌上舞,能在一只手掌上翩然起舞,这才是极致。”

    唐宛宛听得心不在焉的,只顾着看着亭中的舞伶,等人家跳完了,鼓了几下掌说:“红素给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