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_第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节 (第3/4页)

了,谁成想……”

    两个金锭子中都藏着三颗药丸,管事公公要唤小太监请太医来查验的当口,晏回又指了指另外几样问:“簪子上可动了手脚?”

    “簪子?”管事公公一怔:“簪子上能动什么手脚?”

    晏氏皇族子嗣稀薄,从晏回往上倒五代都是一脉单传的,宫里头好多年没有过阴私之事,谁的床底下藏个针人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了,是以连管事的公公都不清楚一根小小的簪子上能动什么手脚。

    这还是晏回当年读史书时知道前朝哀帝就是被侍寝的妃子用一根毒簪刺入喉,当场暴毙的。想到这点,他就寻思着这簪尖上会不会沾着毒血一类的东西。

    管事忙叫人取了个碗来,碗里盛了些清水,将簪子横放了进去。这两根簪子份量挺足,顶上最粗的地方足有小指尖那么粗,到时候把这碗水给太医查验,便能知道簪尖上有没有沾着毒。

    谁知两根簪子一齐齐入水,却一根沉了下去,一根浮在了水面,还有一丝丝血迹沿着顶上团花的边缝渗了出来,晕开在水里了。

    晏回眉锋一厉,忙说:“捞出来!里头有机关。”

    份量这么足的金簪入水该沉才对,管事公公捞起浮在水面的那根簪子擦净了水,小心捏着顶上的团花拔了拔,纹丝不动。他又左右拧了一下,往右侧时拧动了,里头又是个中空的,竟是一圈圈的螺纹旋在一起的,还有一股子难闻的血锈味。

    又去查了金镯和珥珰,这两样都没有问题,就金锭和簪子是中空的。

    等到太医一验看,面色沉沉:“金锭里藏着的药丸子是一种奇毒,叫鬼招命,这毒无色无味,混在水里或饭食里服下,少则一个时辰,多则半日就要毙命,只要中了招,便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来。”

    晏回心口一阵扑腾,又一次地感慨宛宛真是有大福的。毒丸都已经带入了宫,若是那嬷嬷每日近身伺候,想要找个下手的机会怕是不难。万幸宛宛因为嫌她们三人唠叨,装着头疼把人调离了跟前。

    他又问:“那簪子里藏着的毒血是何用?”

    太医摇摇头:“毒血只剩一点了,没法验看。若是老臣所料不错,这应该是病鼠身上的毒血,拿簪尖蘸着毒血刺破体肤,便能患上鼠疫。”

    总算挖出了一条线索,实在是不容易。鼠疫和谋害皇嗣的消息不能传出去,抓人便不能大张旗鼓地去,于是晏回趁夜去平定侯府抓人去了。

    平定侯的宅子不大,甚至连京城几个富商之家都比不过,只因为这不是个正经的爵位。

    当年靖南事变之时,太上皇正是年轻气盛,率兵亲自平叛去了,谁曾想中途被敌军围困,还中了箭伤,得亏一个小将率八百兵赶来救了他一命。太上皇感念其恩,回京之后给封了个侯爵,就是这个平定侯了。

    羽林卫悄无声息地把整个府邸给围了,正在逗孙子的平定侯大惊失色,把陛下请去正厅的一路上趔趄了好几下,被家丁扶着才能走稳。听陛下略略提了两句,还当是儿媳送进宫的东西有什么不合适的,忙让下人把儿子儿媳唤来了。

    他家的少夫人没见过这等阵仗,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求陛下明鉴,民妇从来没有往宫里送过东西。我记得清清楚楚,今年中秋节前后民妇只给娘家人和几个妯娌送了礼。”

    “没有别的?”

    少夫人咬了咬下唇,又说:“素闻陛下最忌讳结党营私,给相公几个同僚家里送的都是月饼,在通宝斋买的,再没有别的了。”

    晏回听得皱眉:“可长乐宫管事手中还有你随礼递进宫的帖子,这又怎么说?”

    少夫人连连摇头:“去年两位嬷嬷给我安完胎,民妇感激不尽,生下致儿时便给了厚礼,她们劳心劳力,我给了银子,这就算是两清了。说句不好听的,今年中秋时我连亲眷之间走动尚且顾不迭,哪能记得给两个奴才送礼?何况一个金锭为五两,四个金锭就是二十两金,另有金簪金镯金珥珰等物,这更是不可能的啊!民妇尚未掌家,哪里能不经老夫人拿得出这么些东西?”

    晏回心下恍然,先前他只顾着这条线索就直奔平定侯府来拿人了,还没顾得上往细里想。这会儿想想确实如此,二十两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