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_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2/4页)

回跟宛宛简单地讲了讲这靺鞨, 又说:“这会儿还没出正月,他们那地方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 靺鞨又是贫瘠之地,想是来借粮了。”

    一阵冷风吹来,唐宛宛忙把披风的兜帽戴起来, 上头蓬松的绒毛连她的脑门和脸颊都能遮住,只剩口鼻露在外头。唐宛宛随口问:“比咱们这儿还冷?”

    晏回摇摇头说:“没法比。不说别的,就说上一回出使靺鞨的礼臣,约莫是穿的鞋子底儿太薄, 回来后截掉了双脚,因为冻坏了。”

    “真的?”唐宛宛听得瞠目结舌,记得小时候她在学馆写字时冻伤过手指,又疼又痒,难受得厉害,那滋味至今难忘。可冻得截掉双脚?唐宛宛不敢想象那得是多冷。

    何况此时的靺鞨不光冷,还缺了粮食,他们的百姓得饿着肚子熬过冬天,简直没有活路了。

    知道朝事不该过问,唐宛宛却没能忍住:“那陛下借不借给他们粮食?”

    “到时候再说。”

    唐宛宛默了半晌,“哦”了一声。

    这声“哦”听不出是什么意思,晏回偏过眼瞧她,知道宛宛心善,怕她又想偏了,比如想到帝王冷血无情的地方去。

    晏回把左右手抱着的俩孩子都让奶嬷嬷接过,揽着宛宛往前走,一边仔细给她解释:“朕又不是大善人,不能把咱们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平白送给外人,得瞧瞧他们的诚意再说,别借了粮食把人家养得兵强马壮了,反过头来欺负咱们的老百姓。”

    唐宛宛听懂了道理,也不说什么了,全凭陛下拿主意。听说靺鞨的男儿各个人高马大,会把猎物的皮毛裹在身上取暖,唐宛宛在京城见过的异族人不少,不穿衣裳直接往身上裹皮毛的却少见,一时还挺好奇。

    入长乐宫的时候不过酉时,天色却已经暗下来了,馒头和花卷闹了一整天,在马车上就睡着了。回到长乐宫,晏回拿热帕子给俩孩子擦了擦手脚。

    晏回极喜欢做这些小事,只要他有功夫就不用奶嬷嬷经手。奶嬷嬷在一旁看着,也对陛下这门爱好习以为常了。

    唐宛宛穿着软底鞋把脚贴到脚炉上,暖和得直哼哼。她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凉,鞋子再厚的底再厚的毛都没用。以前脚冷就只能冷着,还是进了宫才知道有脚炉这种东西的。一个扁扁的铜炉摆在地上,上头盖上盖,里头燃着火炭,脚踩在上头热风能一路暖到膝盖,舒服得不得了。

    没一会儿听到陛下喊她:“宛宛你那凤印呢,拿过来让朕使使。”

    “在呢。”唐宛宛去妆镜下的小抽屉里翻找去了,自从知道这物件比她自己金贵多了,她就再没敢乱放过,常常要打开抽屉看看在不在里头才放心。

    晏回站在桌案前敛袖写字,唐宛宛凑过去瞅了瞅,看明白了,原来是写给自己二大爷的。只见这封私信上写着:“哥窑一事干系重大,若有疏漏,轻则降罪,重则抄家。另,二伯宴请全城乞丐一事实在糊涂,惹得陛下微恼,本宫再三劝解才免去降罪,烦请二伯行事之前切记三思。”

    是以她的口吻写的,统共两句话,既说了哥窑的生意难做,她二大爷做不来,别打这算盘了;又说宴请乞丐却致寻衅斗殴这事儿让陛下不高兴了,你可消停会儿吧。

    唐宛宛丝毫不怀疑,这短短的两句话就能打消她二大爷的心思。另外信里还说本宫为你如何如何求情来着,省得二大爷回头跟长辈埋怨爹娘不帮忙。

    短短两句话里藏着这么多深意,陛下可真是人精。可这信不知怎的看着有点古怪,唐宛宛看了两遍才回过味来,惊诧不已:“陛下何时会仿我的笔迹了?”

    “这有什么难的?”晏回扯唇笑了笑,宛宛习字多年,却什么笔法都没练出来,至今写的还是规规矩矩的瘦楷字,只能算得上端正,他摹上两回就学会了。

    “陛下真厉害。”唐宛宛心里甜滋滋的,她娘中午的时候还教她陛下怪罪的时候该如何应答,结果呢,陛下根本没提起这茬,轻轻松松就帮她解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