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3/4页)
唐宛宛信誓旦旦道:“我都记着呢,不会给咱家丢人的。” 晏回笑了笑,还挺有家族荣誉感。他知道宛宛一向拎得清,你看她笨嘴拙舌又爱玩爱闹,生着一副容易惹事的性子,可大事上却从没让人cao过心。 正月初一已经拜过太庙了,这一日是要祭天地与受朝臣与命妇觐拜。晏回怕她记不住这些繁文缛节,特意让两个女仪官从旁提点,保证万无一失。 祭天原该在京郊的祀天坛,只是今日诸事繁琐,便将祭天礼挪到了太和广场上。唐宛宛全程规规矩矩的,没有一处不妥当的,被冷风吹得手脚冰凉也不哼一声。 旭日东升,肃重的钟磬声中百官命妇齐齐跪在白玉阶下,唐夫人跪在命妇第一排,眼也不错地瞧着宛宛的背影,慢慢地湿了眼,心中更是感慨颇多。去年看着还是个小丫头呢,如今凤仪初显,当真是长大了。 儿女双全,夫妻和睦,爹娘健在,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受过朝臣觐拜之后,晏回又领着她去了乾清宫,说是要让画师画一张合像。 两人端坐在两张金椅上,中间隔着二尺远,唐宛宛瞧瞧这个距离有点不满意,知道这是规矩,也没多说什么。待那画师要提笔了,晏回却说:“且等等。” 他站起身,把座下椅子往唐宛宛这边挪了挪,两张椅子紧紧贴着,中间连丝缝都没有,晏回满意地坐下了。 画师抿着唇忍笑,开始提笔作画。 这一画足足画了三个时辰,中间还停下用了一顿午膳。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换一位画师,并不是因为画师画累了要换人,而是因为每位画师都有自己最精通的部分,这个擅画五官,那个擅画服饰,那个擅画冠冕……因为是大婚留念,画得喜庆些才好,画花鸟的也来了两个,画完自己的部分便换下一个。 这么干坐着什么都不能做,唐宛宛无聊得厉害,全身上下只有嘴皮子动:“陛下,为什么要给咱俩画像呀?” “画完之后这画像要贴到太庙里,你就算是皇家人了,祖宗们都要认你这个孙媳妇,同时立一块长生牌位,佑你平安长寿。” 这长生牌位唐宛宛是知道的,家里只有辈分大的长辈才能立的,这会儿自己得了一块,还觉得挺新鲜。 两人喋喋不休唠了一个下午,身子都坐僵了,画师总算是画完了,令两个太监捧着恭恭敬敬呈了上来。 唐宛宛倾身过去瞧了瞧,越看越古怪,喃喃:“怎么我看起来像是老了十岁呢?今天的妆虽显老气,可也没有老这么多呀。陛下看起来倒是跟实际年纪差不多。我还是专门翘着嘴角笑盈盈的,怎么画上的人不笑呢?” 画师听得忍俊不禁:“娘娘此言差矣,这不是老,这是威严。再说画像要在太庙里挂几十年,每年都要供朝臣瞻仰,到将来……咳,几十年以后才会更换。娘娘年纪轻,自然得画得端庄一些才好。” 话里的意思就是说您长得面嫩,气势上镇不住,微臣只能往老里画,才能跟陛下的画风搭上。 啃了一棵小自己七岁的嫩草,晏回又知道宛宛性子欢脱,这会儿当了娘还跟出阁前没什么两样;晏回却是每天被上百份奏章磋磨,跟一群老臣勾心斗角,不是说他长得老,但气势威严了,确实会比同龄人更显成熟,两人单从外貌上看委实不是一个画风。 画师刚说完这话,便觉得陛下目光凉飕飕地飘过来一眼,一时还想不通透是为什么,难道是陛下嫌画得不好? “行啦,画得挺像的,下去领赏吧。”唐宛宛说。 听了皇后娘娘的话,画师立马告辞了。 第90章 使者 时年二月中旬, 靺鞨使者入京来了,是被古北口的守将派了三百将士一路护送入京的, 来的比晏回想的要慢上几日。 谁知他猜错的还不光是这点, 人家这回来朝觐并非是来借粮的,而是来与盛朝共商讨伐突厥的。 每到冬天, 中原东北面的广袤之地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中原的百姓安安心心过年呢,游牧族却是要到处征掠的, 因为该地地处荒凉,收成远远不够供养子民, 每年冬天最难熬, 要冻死不少人。 而靺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