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3页)
,才发现责编居然是苏苏。 加上苏苏后顾南也有点儿不敢相信,旁敲侧的问了几个问题,最后终于确定她就是自己当年入职时编辑部里好几个人口里说的那个时运不济的前辈。 按时间来算,这时候的苏苏还是一个刚入职两年的新人,距离那件事发生还有一年多,若是顾南现在跟她说你最好的朋友以后会背叛你,并且害的你很惨,恐怕苏苏不仅不会相信,还会以为顾南得了失心疯。 把下巴放在水杯盖子上,顾南的脑海里慢慢浮现出重生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苏的事情。 当初她入职编辑部,听几个同事提起这个前辈时,大家脸上都满是唏嘘,说如果不是出了那件事,苏苏就算不做编辑,也是一个大神作者,偏偏她认人不清。 顾南听完编辑部众人的八卦后,还特地去找了苏苏的作品看,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者,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封笔弃文,辞职后更是彻底没了下落。 当时顾南好奇心重,闲的没事时就在网上找了一些消息来看,结果只看了一点儿就气得不行。现在她重生回来,又正好遇见苏苏,只盼望到时候事情刚一出来自己就赶紧提醒两句,别再出现上辈子那样的结局。 她这边抱着热水杯发呆,电脑屏幕上的对话框里又跳出来一句话。 苏苏:“小南,你这篇文明年三月份能写完吗?” 因为是在杂志上连载,基本上每月一期,每期一万字,连载几个月后积累了一定的读者数量,这时候就可以联系出版实体书。 先前约好的是明年七八月份完结出版,提前到三月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顾南现在已经写了一大半,等寒假再闭关十几二十天估计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整体修文。 放开暖和的水杯,顾南在对话框里打:“可以啊,怎么突然提前了?” 苏苏道:“明年五月有个文创杯的比赛,主要是传统文学这方面的,这一届比赛新添了一个青年组,主推新人作家,刚才主编把我们叫去开会,要我们各自都推荐一下手底下的作者,我觉得你挺合适的。” 顾南心里一惊,文创杯是一个老牌的国家级奖项,哪怕只是入围这个奖项都很有分量。 重生前她看过文创杯历年获奖作品,包括这个新出台的青年组,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奖项确实含金量很高,以她现在写《小重楼》的水平肯定是没办法获奖,但努力一把入围还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顾南飞快的敲打键盘,回复道:“可以的,三月份能够完成。” 比赛在五月,完结时间却提前到三月,主要还是完结后的修改比较费工夫。 苏苏道:“那就这么决定了,等三月份的时候你把文档发过来。不过出版还是在七八月,只是让你提前完成参加比赛。” 顾南道:“好的,我知道了。”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关于小说的话题,末了苏苏挣扎道:“小南,你真的不打算换个笔名吗?” 顾南现在的笔名是东西北,最开始联系时苏苏还以为这是个中年大叔,等到了确认签约的时候才知道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对此顾南的回答是:“缺什么补什么。” 这次也不例外,苏苏挣扎未果后只能由她去了,最后提醒她别忘了按时按量写完小说。 *** 十二月很快过去,b市地处偏北,到了冬天大学不断,元旦晚会如期举行,倒不像是九月份的周年庆那样全校集体庆祝,而是各院系分别举办。 江楹以前学过钢琴,顺带着也考了级,而徐嘉嘉歌唱的不错,这两个人联手报了个节目,至于练习则是找了柳杨的那个同学任菲,几天下来练的有模有样,很能唬人。 至于柳杨则是忙着学生会的工作,相比之下并没有什么才艺也不用参与学生会工作的顾南宛若一只咸鱼。 表演用的会场时几个院系轮流使用的,等到历史系那天正好是个大晴天,冬天的太阳总是暖洋洋的,落在身上的时候仿佛带着温度。 江楹和徐嘉嘉的节目排在前面,等表演结束后两个人就悄悄从后台溜了出来,坐在柳杨提前给她们准备的位置上。 徐嘉嘉正打算往顾南身边凑,被江楹拽到了另一个位置上,“你坐那边,我跟顾南说点事。” 徐嘉嘉总算被告知了顾南和江奉钧在一起的事实,还是柳杨实在不忍心看她继续犯傻。听江楹这么说,她“哦”了一声后就坐到了另一个空位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