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节 (第4/4页)
沿着上京皇宫清幽的石径往上方行去,开路太监宫女小心翼翼的扶持在旁,生怕穿着凤袍的皇后一不小心摔着了,而后面捧着拂尘净水瓶的太监们更是踮着脚,低着头,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辽国本是游牧民族契丹族所建,但自建国七十多年以来,辽国朝廷始终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上面,为了保持原有的契丹民族性,极有智慧的想出采用“一国两制”政策,特意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 此外,契丹国一直主张吸收之前的大唐、渤海国、五代、宋、吴越以及西域等各国各地呼名族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使得辽国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大唐朝灭亡后,中原和江南华夏国度一度势弱,导致在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国家和势力,及行走丝绸之路的商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而这一切,与契丹历代皇室有意学习华夏文化和汉人朝廷的体制是分不开的。这在国家发展,名族融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契丹国皇宫内的规矩,经过七十多年的学习,已经和汉人国度皇室的规矩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在森严和奢华方面更有过之。 契丹皇后的脸色不太好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平教出现在契丹国,并且成为契丹国的国教。即使她这几年掌控朝廷之后,有意打压太平教,但依然不可否认太平教在契丹朝廷中有很大的潜势力,特别是与皇族之间那种牢不可破的特殊关系。 即使是去年年初,她以张无梦蛊惑皇帝,以致于皇帝病情加重为理由,力排众议的强行定下针对太平教的两条禁令,但皇帝依然对张无梦信任有加。而这其中的秘密即使是如今的她也不得而知。这一年多以来,她想尽办法调查,甚至开口向皇帝询问,可是都没有结果。 就在刚才,皇帝见了张无梦所表现出的激动和亲热,让她心中很是不爽。特别是刚才她让张无梦拿出太平教修炼心法,张无梦以沉默拒绝,可是皇帝一发话,后者问清楚情况之后,便毫不犹豫答应了。这让她心中更是不喜到了极点。 萧皇后走到宫殿之旁,一株青树缓缓垂下它的枝丫,轻柔搭在黑色的檐角上,相衬而美。 萧皇后低下了头,负着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她抬起头来,脸上挂着一层自信的笑容,脚下却是转了方向,向着右手方一条山道上行去,那处山道的尽头,隐约可以听见流瀑之声。皇宫之内有小山、有瀑布,这样的皇宫在中原和南方各国可极为少见。 她身边的太监宫女们赶紧沉默无声的跟了上去。 山道数转,来到崖畔一处青台,台上有一方凉亭。 萧皇后指了指那凉亭,身旁的太监宫女们顿时冲了过去,安置绣墩,点了清香,打扫尘埃。 萧皇后走入亭中,看着亭下溪水,对崖花草,站在栏边,看着突然吩咐道:“都撤了,都退出去。” 亭内的太监宫女面面相觑,心想山石寒冷,如果让陛下受了凉,他们死一百遍都难咎其责。 第358章 吴越国妖孽世子 但他们清楚,如今的契丹已然是皇后说了算,这位皇后虽是女子,且年纪较轻,心志却是格外坚毅,在皇帝重病之后,她在去年宋国攻伐北汉时,亲自带兵南下,与宋国打了一仗,虽然最后北汉依然被宋国所得,但她却趁机将军队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紧接着她又主持了朝中几次大的变动,杀伐果断,朝廷中近三分之一的大臣和族群头领被她杀得杀,关得关。 如今,这位年轻的萧皇后已经彻底将契丹朝廷牢牢掌控由心。契丹朝廷大臣们却已经不敢再以最开始看待女人的眼光去看她。 太监宫女离开后,亭内马上恢复了往常无人时的清静。 萧皇后站在栏边深深嗅了一口气,她深爱着皇帝,她最开始所做得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她的夫君——契丹当今皇帝,掌控这个庞大的国度。 但是,随着这一年多她坐着皇帝的位置,做着皇帝所做的事情,享受着皇帝所享受的九五之尊地位和权力,她已经深深的沉迷在其中,甚至不能自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