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节 (第4/4页)
匡胤最为担心的则是对华夏卫府在西部、北部和南部所投的三处分府的控制。因为情况特殊,这三位分府的司使之前可都不是什么正儿不经的官员。 设在契丹国内的北府司使吴秀明本身就是契丹国的官员,也不知道叶尘是以什么手段收服,且不用担心其忠心的问题。 西府司使则是原本江湖上四大镖局之一中原镖局总镖头黄楼平,此人情况还算好,赵匡胤还有一定信心和手段确保此人不会因为叶尘的死而与朝廷离心。 南府司使刘金元甚至原本是江南第一大帮大江帮的帮主,此人是一方枭雄。不管叶尘是以什么手段收服,想必叶尘死了之后,多半会与大宋朝廷离心。且此人和北府司使吴秀明一样,分府本身是分别处在南唐和契丹境内,就算真背离的大宋,即使贵为大宋天子,一时间也有鞭长莫及之难。而这也是他宁愿起用李君浩,而不愿派遣其他大员接任华夏卫府总司使的主要原因之一。 …… …… 赵匡胤今天召见的人不止是李君浩,还有华夏卫府此时在开封的另外两个除水儿之外的司使——内务司使贾宪和保卫司使韩虎。 这三人中,李君浩是华夏卫府内如今资历最深,威望最高的人。而贾宪虽然平时很低调,但赵匡胤却知道贾宪掌控着华夏卫府那庞大得足以影响大宋财政收入的生意财富。至于韩虎本身就是天子近臣。 第402章 瞒天过海 赵匡胤很清楚,能否让华夏卫府势力和实力在尽量不受损的前提下,且一直保证对自己的忠心,便要全靠这三人了。 李君浩到的时候,贾宪和韩虎已经到了。 李君浩跪下向天子行过礼之后,赵匡胤温和地说道:“爱卿平身。” 等李君浩起身,赵匡胤便准备说一些勉励褒奖的话,以进一步让李君浩向自己表表忠心。结果不等他开口,李君浩率先说道:“陛下!臣收到关于总司使大人遇害的最新情报。其中已经查实,总司使大人遇害一事,我大宋朝廷之内也有人参与。” 赵匡胤闻言,顿时怒极,他一直以为叶尘的死乃是弥勒教所为,最新一次华夏卫府送来的调查结果,也怀疑其中可能有圣堂参与。也就是说是圣堂和弥勒教这两个大宋的心腹大患和死仇联手杀了叶尘。但他却从未想过有自己的臣子也参与其中。 “李爱卿,你将所说最新调查情报细细告于朕。朕想知道是谁要逼着朕诛他九族。”赵匡胤咬着牙,眸中杀机四射,寒声说道。 李君浩从袖中拿出那小卷牛皮,双上一举,说道:“调查的结果和过程都在此,请陛下亲自过目。” 旁边辛石早已机灵的上前接过小卷牛皮,躬身快步上呈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打开牛皮卷纸一看,先是龙目瞪圆,然后猛得站了起来,紧接着神色又恢复平静,看了一眼李君浩,然后目光扫过整个大殿,说道:“李君浩、韩虎、贾宪三人留下。其他人全部退出去。” 包括站在赵匡胤最近的王继恩和辛石在内,所有的太监宫女躬身一礼之后,迅速全部退了出去。李君浩神色如常,韩虎和贾宪则是心中有些疑惑和各种大胆的猜测。但他们突然发现赵匡胤此时的神色和刚才大为不同。此时神色中那发自心底深处的欣喜若狂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 赵匡胤轻笑一声,说道:“韩卿和贾卿不妨先看看这上面写得内容之后再说。” 韩虎和贾宪看过之后,前者目瞪口呆,然后便是对某人由衷的佩服和发自内心的欣喜。后者则是激动得双眼通红,御前失态。 赵匡胤说道:“好了,既然这小子没有死,且瞒过了整个天下的人,那弥勒教的妖僧和圣堂的逆贼也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这个时候他亲自隐在暗中,潜伏在江南,调查江南钱庄和江南商行与圣堂的关系,且想办法毁去圣堂最大的依仗和财富来源。这的确是个大好良机。毕竟这天下间,北方契丹不算,对我大宋朝廷威胁最大的一直是圣堂,让朕一直心中最为忌惮的也是圣堂。甚至在朕看来,即使先前的南汉、吴越、南唐三国结成联盟与我大宋对抗所带来的麻烦,都远无法和圣堂对朕和我大宋朝廷所带来的威胁相比。叶卿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大难不死之后,才果断将此良机利用。而为了确保叶卿能够成功,他还活着的消息,除了叶卿密奏中提到的这些人可以告诉之外,对其他人是绝对不能泄露的。同时,三位爱卿要带领华夏卫府暗中务必配合好叶卿的大计,绝对不能辜负此次重创圣堂的良机。” 李君浩、贾宪、韩虎躬身齐声说道:“谨遵陛下旨意。” 赵匡胤又笑着说道:“当然,为了不被有心人看出端倪,三位爱卿和朕还要一起演一场好戏给世人和整个天下看。” …… …… 李君浩从皇宫内出来之后,先去了叶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