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_第2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3节 (第1/5页)

    李彦群和两名动手的将领连同他们带进大将军府的几名亲兵都已经被华夏卫府的人拿下,庆州城中地事情算是基本搞定了,可城外西北边军大营的事情呢?

    皇帝陛下派自己来西北,来庆州,除了要查清事情的真相,清除一切圣堂在西北边军中的暗子和影响之外,还要保证西北大营地军心稳定。这才是重中之重。

    叶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虽然华夏卫府西府在近一个月内和派到西北边军中由华夏卫府的人冒充的监军在西北大营中有些准备,但要想保证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现哗变的情况,这还是需要西北大营的这些将领们出面。但前提是这些人中不会再有圣堂的暗子才行。

    他望着那些并未参与刺杀自己,噤若寒蝉地将领们,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些人里面谁可以信任?还有没有圣堂的暗子,虽然华夏卫府在情报方面地工作做的极为细致,但面对圣堂在安插暗子方面的能力时,即使是叶尘都感觉头疼和犯难。

    ……

    ……

    西北折氏历经唐、五代、宋,世居府州,藩镇西北,迄今已历三百年。折家世居府州,一向是谁强就依附于谁,后唐、后晋、后周、后汉、大宋,谁强归附谁,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十年前府州上一任大将军折德扆亲率军伐北汉,占领沙谷砦,斩首五百级作为晋见之礼,向大宋投效。折家家主折德扆入朝面君时,当今大宋皇帝陛下给予优厚赏赐,并在金銮殿上亲口许诺:“尔后子孙遂世为知府州事,得用其部曲,食其租入”。

    赵匡胤这句承诺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府州折氏世世代代都可以掌管这个地方,折大将军上马是一府武将之首,下马是一府官之首,文武一把抓,有权就地自行征兵、有权自行收缴赋税,兵归他使,赋归他用,听调不听宣,独掌府州这方土地!

    当然,以赵匡胤的雄才大略答应如此要求,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折家手中有一支人数超过三万的善战之军。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府州东濒黄河,西北临草原、大漠,南瞰诸河西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宋在未统一中原,腾出手对付西北党项人之前,需要有这么一股强悍的势力抵挡西北党项人东侵。

    麟州扬家的经历和折家类似,如今在大宋也是差不多同样的地位和处境。

    这就是大宋皇帝陛下正式确认了府州折氏的藩镇地位了。也正因为此,扬家、折家在各自的地盘上其实相当于土皇帝一般的存在,特别是在府州和麟州这两家的大本营,百姓只认折家和杨家,不认大宋朝廷和皇帝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实事上折御勋在西北还有一个称号——折兰王。

    ……

    ……

    西北边军统帅慕容延钊在庆州府大将军府身死的同一个夜晚。

    府谷,孤山,百花坞。

    黑夜,寒风呼啸,暖厅之内,三杯好酒。

    只是四样小菜,一盆羊rou热浓汤。

    第502章 府谷密谋

    杯碟是吴越之地燕子冲烧制的秘色绝品瓷器,酒是味极甘滑的西北凉州葡萄酒。菜是用西北最为鲜嫩的小羊羔烤出来的香嫩金黄的炙子骨头;还有以黄河大鲤鱼为原料削得薄如蝉翼、白似飞雪的生鱼片;以及鲜香可口的三鲜笋、梅子姜,最后是以肥嫩羊rou佐莲藕、山药、黄芪、黄酒,火煮炖至烂而成的一盆羊rou珍汤。

    只是此时暖厅中据案而坐的本是三个人,如今只剩下两个中年男子。另外一人传达了某人的命令及一些让他们心甘情愿做一些事情的说服话语,便转身离去。

    外面虽然寒风呼啸,但厅内四周密不透风,又有密封性很好的暖炉放于四周,所以两皆着舒适松软的布衣,发系飘带,悠闲自在。小亭四角高挂灯笼,依稀映着他们的模样。一个身躯魁梧,纵然坐于石凳之上,也如虎踞龙盘。看他面貌,面如生枣,两只斜飞入鬓的丹凤眼,一双卧蚕眉,一部及胸的长髯,看来恰以关云长再世。对面一个身形比他稍矮一些,三缕微髯,肤色白皙,好似一名饱读诗书的士子,但睥睨之间,神光凛凛,亦有慑人威仪。

    这两个人,一看就是手握重权、平素说一不二的人物,举止之间才能久而久之熏陶出这样的威仪。自古民谚:“山东出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