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节 (第2/4页)
,正看到一名书吏在三名军士的看护下,将一卷文轴送了过来。 刘蒙叟来的并不算早,这时候,杨砺等都人已经到了厅中。书办将那卷文轴双手呈给众点检官中官位最高杨砺的执礼,并说道:“各位大人,这是最后一份了。” 刘蒙叟低头查验着文轴外皮上的印章,见印文严丝合缝,点了点头,在书办带了的回执上签了名画了押。 弥封官解送试卷誊本的流程,基本上就是将各个考场送来的考卷誊抄好后,便混置装订,而后立刻送到点检试卷官的手中。 这些装订起来的卷子,在传送的过程中,都是卷成一卷,外面裹了封皮。封皮上面还要盖上弥封官的印章。至于原本,则是封存起来,由知贡举、弥封官、监门官三家各自贴上封条。 上百份试卷已经在点检试卷处堆积了起来,昨日就拆看过的卷子放在一边,另一边没有拆封的就等众点检官今日来拆看。刚刚送来的最后一卷,放在了最上面,只有二十多份,卷成的文轴,明显的要比其他试卷文轴小上了一圈。 刘蒙叟看了眼堆在箱子中的卷卷文轴,既然是最后一卷,那么昨夜最后交卷的寇准必然就在其中。 因为是叶尘弟子的原因,寇准是今次五千多贡生中,最受关注的一个。他交卷属于交得最晚的一少部分人中的一个,这件事被那两名胥吏泄露,一晚上时间,每一个考官已经都知道了此事。理所当然的,他的卷子只会出现在最后送来的文轴中。 第588章 不知死活的陶谷 刘蒙叟正想拿来见识一下,但跟他同样心思的也有几人。杨砺却是抢先一步,先将那卷试卷拿到手中。冲了几个意欲出手的同僚笑了一笑,他当即拆了封皮,将卷得紧紧的两百份试卷展了开来。 一般来说,在进士科考试中拖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是才疏学浅却又不甘放弃之辈,有本事的不会拖到更鼓敲响,而自知之明的,也会在随便写了一通后,就缴卷出门。 当然,在场绝对没有人会认为祥符王叶尘的弟子寇准会是这样的人。 杨砺只看最前面的墨义帖经的答案,连连摇头,都是不成样子。不禁冷笑道:“这些人连经义诸典都未通熟读,到了考场上只能随口胡诌,写得长了,自然要多花上许多时间。” 杨砺一连看了十来份,差不多都是如此情况。翻看了一阵,卷子被翻得哗哗作响,终于看到能过得去的一份。每一条回答都是严格按照朝廷认定的各种经义典籍记载而来,让杨砺也不由自主的点起了头来。 “这一份不错,二十五条经义竟然有二十三个上格,两个中格。只是这策论文章在用语上太过平庸了一些,不过所要表达的想法倒是很有特点,嗯……这也太偏重务实了一些。” 所谓的上格,就是关键字一个字都不能差,省的、多的,都只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语助词。在二十五条问题内,能上二十三条,在杨砺昨日看过的试卷中,也可以算得上是百里挑一了。 其他点检官也不做自己的事,都看着杨砺的动作,见到他连着摇头,看得又快,知道那些试卷想必都是不堪入目。等到杨砺终于点起头来,便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那是不是寇准的卷子。 “陶谷那老匹夫多半会为难寇准,说不定会有意判否,毕竟三位主考只要有一人判否,便不能取中上榜啊!”刘蒙叟突然若有所指地说道。 有人说道:“以陶谷的小人心思自然会这样做,所以我们是不是将寇准的卷子放到其它组的卷子里面有意遮掩一下。” 杨砺冷笑一声,说道:“不用,陶谷既然想死,我们为何要阻拦。更何况此事自有人出面,却还不需要我们这些小角色多事的。” …… …… 试卷批改得也快。 刘蒙叟、杨砺等十几位监考点检试卷,用了三天的时间,去批改总计五千多份的考卷。他们以批改经义问题为主,兼及策论。因为是检查有着正确答案的经义,批改起来只耗眼力,却不用费神思量,基本上一个时辰,就能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