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4节 (第3/4页)
华夏金卫和金牌探子去祥符王府,便被两万禁军水泄不通的围在了华夏卫府总衙之中。不过当许方义带着赵光义的旨意到来的时候,胡三光便失踪了。 胡三光,在江湖上人送外号蓝狐,擅长情报分析和推理判断,在江湖上是出了名的狡猾多智,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易容之术也是天下无双,虽然比不了那出天变万化的上官冰云,但瞒过寻常人也是易如反掌。当然,这其中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禁军之中有着华夏卫府的暗子的接应。不过,这也仅限于胡三光一人,再多的人想要从两万大军围困中逃出去是不可能的。 以华夏卫府今时今日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为大宋所立汗马功劳,特别是叶尘很可能还活着,赵光义也只能将里面的人困住,然后尽可能的让许方义试着去收服控制,却是舍不得大开杀戒的。 同一时间,祥符王府已经被控制住了。事实上血杀带人来的时候本来是想将叶尘侧妃韩可儿和七八个月大的女儿叶钰强行带进宫中的,但是在这之前寇准已经带着韩可儿、叶钰、寇准和水儿家人等一些叶府主要人员全部送进了半死迷宫之中。再加上叶府中武力可是相当强悍——黑月带领的四百黑骑兵,两百名常驻华夏卫和五十名探子,另外还有三名金牌杀手和二十名银牌杀手。 一番对峙,甚至冲突之后,叶府的人没有听赵光义的旨意缴械束手就擒,奉命调动两千城防军前来的血杀甚至为此丢了几具尸体,因为顾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时候出现的叶尘,血杀最终未敢放肆,只是让人困住了叶府。 第619章 京都换防 此外,曹彬、薛居正的府上。当然,还有一些与叶尘或者曹彬关系亲密的人也免不了被盯死或者被软禁。比如杨无敌和杨延军父子,罗公明和罗耀顺父子,以及在禁军中任职的展熊武。 当然,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赵光义为之所以够调得动城外的十万禁军、城防军,甚至城门司的军队,是因为目前种种形势之下,赵光义是大宋皇帝的最“合法”继任者。 促成这一点的有两个因素。 一、赵光义有着先皇遗诏和太后懿旨指定为天子继任者。这一点被得以公认的主要原因是今天早上大朝会主宰大宋的千名朝官的生死掌握在了赵光义的手中,他们不认也得认。当然这与赵光义这些年在官员中悉心经营的人脉关系也有着直接关系。 二、赵光义的竞争对手——赵德昭和赵德芳与赵光义相比几乎毫无优势。首先赵光义在文武百官和禁军中的威望和能力远在两个侄子之上,对于大部分官员和禁军将士来说,更愿意选择赵光义当皇帝,毕竟五代乱世过去的时间不长,在五代期间,因为担心儿子年幼,能力不足以守住江山,而将皇位传给弟弟的可是不少,所以赵光义接任皇帝对于官员、军队甚至百姓都感觉更加放心和理所当然,毕竟北方契丹还虎视眈眈的盯着大宋,只要大宋露出软弱的一面或者任何破绽,都会数十万铁骑南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皇帝是个无能之辈。 此外,也是最主要的——魏王赵德昭被随着赵匡胤西巡祭天的十多名大臣和数十名太监宫女指定其为杀君谋反的幕后凶手,且如今失踪定义为畏罪潜逃。而小皇子赵德芳还年幼也就算了,如今还处于重伤的状态之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与赵光义有仇,比如赵普、叶尘二人代表的势力之外,也就那些对赵匡胤死忠心腹的少部分人,因为怀疑赵光义才是弑君兄手有所抵触之外,其它绝大部分臣子、武将都对选择赵光义当皇帝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甚至拥护。 所以,赵光义虽然是弑君谋反上位,但因为谋划巧妙,且种种有利因素的机缘巧合,反而使其隐隐有众望所归的架势。 在如此情况下,枢密院使曹彬又辞了官,赵光义调动军队就很容易了。即使有武将心中有所想法,也要掂量掂量事后赵光义的报复,而不得不听话。 不过,虽说如此,但是因为城防军统帅是向来对赵匡胤极为忠诚的党进,且党进与赵光义曾经起过矛盾,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所以,即使在早上大朝会上,党进并没有随曹彬和薛居正那样站出来,但还是被赵光义给软禁起来。且赵光义还将城防军统帅换成年初在他百般拉拢之下已经暗中投靠与他的枢密院签书院事曾尚飞。 但就算这样赵光义还是不放心,因为曾尚飞投靠他时间较短,还不算是真正的心腹,若非他在军中拉拢的人有些少的缘故之外,他也不会用曾尚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