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5节 (第4/4页)
一双酥腻娇软,宋太后一声惨呼。 紧接着赵德昭的大手扯起了宋太后的腰带,宋太后全身颤抖,死死的闭上了眼睛,泪水不断,长睫覆下,心中暗想:“早些遂了他的意,他便能早些离开我这儿,就当被畜生压了吧……” 但在赵德昭眼中,宋太后见痛苦的闭上双眸,一副任君揉捏的模样,不禁让他生出异样的畅快,他那变态的yuhuo更炽,随手将宋太后扔倒在锦毡之上,便去撕扯罗裳。 合欢撕断,薄裳扯裂,冰肌玉骨稍露芬芳,赵德昭正待俯身撕咬白皙娇嫩的肩膀,门外太监总管高德志却轻唤道:“陛下,陛下。” 赵德昭大怒,抬头斥道:“混账,未得允许,谁准你过来的?” 太监总管期期地道:“陛下,非是奴婢大胆,实是……实在是有大事发生,朝中几位大人在崇政殿等着,宰相大人让奴婢来请陛下立刻去崇政殿议事。” “混账东西,你是听朕的话,还是听赵普的话。” 高德志吓得赶紧跪下,说道:“陛下熄怒,奴婢永远只听陛下的话。只是这次是真有大事啊!” …… …… 关于祥符国的官制,我查阅了不少历朝历代资料,又研究了当代各国一些司法、军队的体制机构,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半个月前便开始准备,反复思考,经过各方面取舍,最后才定下这样的文官和军队、司法体制机构,若是有看官不喜的话,可以直接越过,对于后面阅读影响不会很大。 第703章 诏书 赵德昭闻言,心中一个机灵,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沉声问道:“大事,什么大事,难道又是叶尘狗贼带兵攻打我们的州城。” 太监总管忙道:“具体什么事情奴婢也不知道,宰相大人、两位参知政事相公和枢密使曹大人联名促请陛下即刻去崇政殿。” 赵得昭心中绮念立时消散一空,他马上束紧袍服,拔腿便走。 宋太后慢慢坐起,掩起了衣衫,惨笑一声,两行清泪控制不住地滚下脸颊…… …… …… 赵德昭一路急走,赶回了崇政殿,就见赵普、吕馀庆、薛居正、罗公明、曹彬五个人正一脸肃然的大殿上低声讨论某事,赵德昭立即喝问道:“甚么大事,急着见朕?” 五人一抬头,看见赵德昭,赵普立刻举起手中一个卷轴,神色复杂地说道:“请陛下先看看这份诏书。” 赵德昭一愣,奇道:“赵相公这是何意?朕在这里,谁下得诏书?” 吕馀庆连忙抢过来道:“陛下,这是祥符国皇帝叶尘的立国诏书!” 赵德昭端坐书案后,展开那封所谓的祥符国使臣送来的立国诏书,仔细地看了起来。赵普、吕馀庆、薛居正、罗公明、曹彬五人已经看过了这封诏书,对其内容了如指掌,此刻只是等着赵德昭看了之后,众人好商议出一个应对之策。 虽然大宋朝廷上下早就知道叶尘去了西北迟早都会建国称帝,但等这一日到来的时候,大宋君臣还是极为愤怒。毕竟昔日的臣子在自己封地立国,这等同于谋反。任何一个皇帝和忠于这个国家的臣子都是难以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即使立国称帝的是叶尘,大宋也不能装作无视。 而对叶尘恨之入骨的赵德昭应该更是难以容忍。 古语有云: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赵德昭这个皇帝虽然当得孬了一些,但是毕竟是大宋天子,他若是雷霆大发,不说伏尸百万,死上成千上万的人上还是轻而易举的。 “朕本世外高人弟子,起于山野。大宋太祖皇帝亲征北汉时,曹公救朕于汾河,朕受命于两军阵前,先有制盐之小功,后有破晋阳之大功。太祖皇帝授朕祥符伯。此后太祖皇帝重信于朕,朕受命伐南汉、平川蜀之乱、建华夏卫府,收吴越、定西北党项。此为朕所以报太祖皇帝之职分也。 不料,反贼赵光义、潘美弑帝谋反,朕拼尽全力杀赵光义、灭潘美。不意大宋当今天子受残阉之谗,涂污泼垢,骤然发难,欲刺杀朕于大殿。朕被迫奋力反击,带麾下至西北。朕以天下为重,莫敢负大宋太祖皇帝隆恩,遂秉太祖皇帝遗志,以天下百姓安危为己任。奈何河西党项八氏新复,根基未定,党项、吐蕃、回纥、吐谷浑,皆乃西域诸蛮舛傲不驯之众也,朕若亡,狼烟四起,其众必散,河西又复陷落矣。 河西诸州诸部,只识朕畏臣,敬朕从朕,朕称臣则不喜,朕称帝则是从,令朕忠义两难,取舍无措,追思太祖皇帝,夙夜难眠。太祖皇帝雄才大略,素以光复河西、乃至西域为己望,太祖皇帝仁慈,素以拯河西、乃至西域数百万汉人为己任,朕既受命于太祖皇帝之愿,岂敢不尽大忠大义,而为一己贤名伏诛于‘莫须有’之罪,将此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使河西百姓荼毒兵灾,使西域数百万百姓永世沉沦,使太祖皇帝在天之灵不得安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