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_第3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9节 (第4/4页)

。最主要的是,二人相信,这个时候党进绝对不会为了两千黑狼军团骑兵而浪费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撤退时间。

    叶尘和杨继业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两千多黑骑的簇拥下,骑马下了南山,以不紧不慢的速度追了上去。

    宋军虽然已经溃败,但主力尚在,统帅是不可小觑的名将,兵是大宋真正的精兵,按照杨继业和参谋部的之前分析,不可追之太紧,只要黑狼军团死死咬住他们不丢就行了,不管宋军如何部署撤军,只要大军开始行军,在道路上的队形总会拉长,总会有留在最后的人,而且阵形和心理都是脆弱的。

    叶尘和杨继业原定计划是等宋军开始撤军,拉长了队形后全军从后追击。无论是什么军队,从行军状态再转入阵战队形都费时良久,事实上被黑狼军团拖在半路比拖在四个军寨更加危险,因为他们没有坚固的营地,全军又处于不安的状态中,所以杨继业自己认为即使没和前路上拓跋格鲁的拦截,光是黑狼军团就有很大机会咬下宋军的一块rou。

    ……

    ……

    叶尘一行下了南山,大概走了七八里后,来到了还在燃烧的宋军大营。

    宋军大营浓烟滚滚,四处还有火光,宋军的营地沿着四个军寨往东南延伸,此时一层层的被点燃,官道被火势屏蔽,烟火阻拦了黑狼军团追击的路线。叶尘和杨继业一行从旁边经过时,也能感受到那种热浪。

    杨继业对叶尘安慰道:“陛下,宋军逃窜,辎重、帐篷、粮草一律放弃,对他们损失已可谓惨重,此地距离庆州以步兵的速度还有两天的距离,而他们没有补给,这一路上也没有几个村镇。”

    旁边胡三光,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宋军在前面八十里外的土石寨有准备,那里应该储备有粮草。”

    杨继业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时前方来了一名信使,是李光顺派来的。

    杨继业听完信使汇报后,说道:“陛下,党进有胆子,让士兵和步兵先走,他自己带精锐留下押后,稳定了宋军的军心。现在只有看黄湾关了,那条河流没那么好过,黄湾关这两天有没有异动?”

    胡三光低声道:“黄湾关我昨日派去了一队哨探,连夜来报说有两千左右的宋军在黄湾关,防卫严密。”

    叶尘脸色平静,若有所思。杨继业眉头微皱。

    ……

    ……

    黄湾关,带领骑兵追击的李光顺停在离黄湾河河岸一里的地方,河岸上是三百多宋军兵的尸体,他身后是六千骑兵。

    路边跪满了投降的士兵,总数约有三千上下,都是被留到最后的宋军步兵,面对黑狼军团骑兵,他们没有逃跑的体力,只能选择投降。李光顺带领骑兵沿途追上不少掉队的宋军步兵,这些步兵大多都是从京师来的禁军中的精锐。一部分被斩杀,少量的逃入了山林和原野,近一半人选择了投降。若是和辽国或者之前党项八氏打仗,一般情况下不会投降,但是祥符国打仗,因为叶尘的威名和圣名,他们投降感觉没有多少负担。

    李光顺顾不得追杀向两边原野和山林中逃走的散兵游勇,一路急追到了黄湾关这个离四个军寨四十里的要点。

    第732章 大撤退(下)

    李光顺在河边追上宋军后卫,两轮冲击斩杀两百余宋军,但他很快发现了河中的异常,对面的宋军也列好了阵列,如果他冒失冲过去,很可能会有部分骑兵被水流隔断与南岸的联系,遭到对方骑兵的剿杀。他派人以查探,宋军在上游果然建了一道水坝。

    叶尘和杨继业匆匆赶到李光顺旁边,前者放眼望去,后者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对面黄湾关的驿站外约有两千宋军骑兵和五千步兵,党进的大旗赫然在列,不过他们阵形也有些混乱,看出的来是匆忙间整队列阵的,他们似乎在等着黑狼军团过河。

    李光顺对叶尘和杨继业道:“陛下,大将军,宋军在上游建了一道水坝,河道中水很浅,流速缓和,他们的骑兵和步兵都轻易涉水而过。”

    叶尘问道:“现在上游已经开始放水了?”

    李光顺摇摇头,说道:“启禀陛下,目前还不知道,臣已经派人去上游查探去了。”

    胡三光接口道:“臣派出的探子对黄湾关的侦查一直不顺利,原来宋军是在这里修这个东西。”

    黑狼军团今天是第二次遭遇挫折,先是火阻,现在又成了水阻,看得出来党进对这次撤退计划了很久,火烧大营和水阻显然都是党进的设计,他还提前特意派唐鹏加强了黄湾关的防守,让胡三光提前没有探知水阻的具体情况。

    这个地方是比下河谷更重要的要点,因为其地势狭窄,而且还有河流阻隔,参谋部的各种推演中,都是在此地重创宋军,其中也有人提出过宋军可能修筑水坝,但最后杨继业和叶尘都认为只要咬紧宋国尾巴,那个水坝不会有多大作用,放水淹的话,会把宋军一起淹掉。

    谁知道党进出手那般狠辣和果断,宁愿活活烧死数百麾下士兵和烧毁价值巨大的粮草、辎重、帐篷,也要以火阻拦住黑狼军团,由此拉开了距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