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节 (第4/5页)
任鹏波等三人感慨完祥符国军队改革的新奇之后,又开始讨论起祥符学院起来。 此时任鹏波说道:“历朝历代,凡各地办书院,或有地方官支持,或有士绅合力资助,才能够维持一所书院日常的开销。如你我这般士子们大抵并不富裕,多是平时耕种,闲时念书,半耕半读,方能勉强生活。而这祥符学院却是完全不同。” 燕经国也是感慨地说道:“是啊!办书院这中间最大的困难是书院士子们的生活如何保障,要长期养活这许多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大宋几个书院都是靠地方土绅、豪商的资助,朝廷却是一分钱的都不会出的。” 周润钟说道:“这祥符书院……喔!不对是祥符学院一切开销由祥符国朝廷财政负责,这一点算起来和国子监有些类似。” 任鹏波摇着头说道:“祥符学院和国子监可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子监以往朝廷还要给上学的士子发月俸,而祥符学院凡是来学习的士子,每年还要交学费半两,食宿自理,书本笔墨皆自理,须连学三年,方得卒业……更何况我听说祥符国皇帝下旨让祥符国建立不久的国子监直接并入了祥符学院。” 燕经国再次感慨道:“古时孔子给三千弟子讲学,难不成还要养活这三千弟子?现在想起来,各地书院半耕半读,那是因为其弟子都是附近乡党子弟,那都是有几分义学之意。国子监那是为国家养才,所以要给士子们发月俸。而祥符学院可没说毕业的学生就一定要为国家所用。但是……这样的书院也会有人来?” …… …… 夏州城南十里处,有个风景优美,犹如世外桃园一般的小村庄,名叫绿水村,村子里面有一个小湖,名叫绿水湖,颇为清幽,而且离官道也不远。徐铉根据叶尘的要求,跑遍了夏州城外二十里,最后看中了这地方。村子里面的村民都很淳朴,一听办书院,本就很高兴,再加上是朝廷要办,根本就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不过,徐铉还是给村民付了一些征地款。 地址一定下来,便开始建学舍。因为叶尘想着要早一点建好,徐铉便也不计成本,青砖、石灰石、木材,全部是用买。在这个时代石灰粉便已经用来刷房子,并且用来做粘剂,甚至还用来整齐地面,用石灰石和黄土整齐的地面,光滑无尘,甚至有匠人技艺功夫高超的,几十年都如镜子一样平整。只不过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起的。 此外,祥符国两家国有民用工坊中这几天新发明的产品——水泥和红砖刚好用在了这里。说起这烧水泥和红砖的方法,还是叶尘前些天带着徐铉来看祥符学院建设的进度,看见工匠们所用的石灰石和青砖,再加上这些天叶尘又老想着朝廷的钱不够用,所以当时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后世水泥和红砖的烧制方法,告诉了民用工坊,让试着烧制。 水泥其实烧制很简单,由石灰石混合百分之二十五的粘土烧出来,便成为水泥。叶尘记得在后世的时候,水泥有一段时间紧俏时,有不少人家自己烧。 红砖相对要复杂一些,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九百多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这是后世的红砖烧制方法,工坊里面大匠得到叶尘给的秘方之后,最大的困难便是九百多度的温度,后来想了不少办法才克服这个困难,将红砖烧制出来。 修建祥符学院用水泥做粘合剂、用来粉刷地面,用红砖砌墙,不知道比原来的方法要快多少倍,并且更加结实、隔热、隔音,以及美观整齐。最主要的是,这两样东西必然将成为祥符国国有工坊里面又一快速赚钱的门路,根据户部的推算,水泥和红砖推广之后,光是水泥和红砖一年便能够赚取至少百万两银子,并且随着推广范围逐渐扩大,盈利还会越来越大。 因为这两样东西不同于牙刷牙粉,别人很快就可以仿造。水泥和红砖不知道配方的情况下,以这个时代人们化学知识水平,是很难研制出来的。所以,水泥和红砖注定了将会是祥符国国有工坊的垄断生意。 随口发明一个水泥和红砖若是放在别人身上,肯定会被不少人惊为天人,但是叶尘创造的奇迹太多,放在他身上,几乎所有的人反而感觉理所当然——用祥符国百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