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节 (第3/4页)
就是倭刀。其锋利远胜国中刀剑,这一点却是得到了公认,而且价格也是极为昂贵。 也就是这几年,原华夏卫府武器司和如今祥符国兵工厂在叶尘的指点下将后世一些锻造兵器的技巧融合研究之后,所打造出的刀剑与倭刀相比。 但刀剑毕竟是武人的范畴,而执掌大宋朝廷的永远是文官。 所以,倭国在大宋朝廷往往数年时间都不会被提起。若不是这一回因为刘金元带人入侵倭国,朝堂上更不会有人提及。 当然,赵普和赵德昭等人是不知道倭国有大量银矿和铜矿,否则便会能够理解叶尘为何会让刘金元攻打倭国了。 “这是宋卫府探子从海商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宋卫府情报司司使范长才详细向赵普禀报道,“有两个倭国的商人逃到了岛上,被一伙海商所救,说是刘金元于半个月前攻入了倭国西海道。” 倭国此时的西海道上面划分了九州,归属于倭国太宰府管辖。而整个倭国,就有五畿、七道、三岛,总计九十三郡。 这些都是范长才提供给赵普的资料,有些是从那两个倭国商人打听而来,有些是则是查阅了唐代传下来的记录。 “刘金元带了多少人攻入倭国?”赵普皱着眉问道。 “据说少则五万,多则十万大军。” “胡扯!” 范长才差点给吓得跪下来,急道:“下官不敢诓骗宰相大人,我们情报司打探到的消息确实是这样说的。” “哼!当年华夏卫府情报司不论连继城,还是胡三光,他们会将这样的消息报告给叶尘?消息打探来之后,要经过分析判断,这最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吗?” 范长才顿时暗骂自己是糊涂了。两个吓傻的倭国商人所说的话能当成情报。 …… …… 贾宪、韩熙载、马文韬等人得知叶尘让刘金元和杜千秋攻打海外倭国的计划之后,对倭国盛产白银和铜无不感到很惊奇,但是他们不太明白一个拥有巨量白银的国家为啥会很穷。叶尘只能解释倭国人不擅于寻找银矿,事实上是什么原因,叶尘其实也不知道,也很难解释这种自然的奇迹。在原本历史,十七世纪被发现的石见银山产量高达世界白银产量的三成以上。 大自然常常喜欢开这种玩笑,把地球上珍贵的资源随意集中放置在某一点,这次它的礼物让日本在一百多年里拥有了“白银之国”的美誉,历史上德川幕府把这巨额的白银挥霍一空,等银床枯竭后日本就再次变得一贫如洗。 …… …… 说实话,远在西北祥符国的叶尘对于刘金元和杜千秋能否打下倭国,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在原本历史上三百多年后,一场飓风便可让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功败垂成,从此神风便被后世的倭国人顶礼膜拜。要是刘金元和杜千秋运气差点,说不准就能出什么意外,或许没有什么神风,但说不定会有暴雨、暴雪、地震、火山之类的天灾临头。 不过,以叶尘所了解消息分析,如果刘金元和杜千秋没有遭遇自然灾害等大的非战斗减员,凭借倭国军队的战斗力,恐怕很难奈何得了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刘金元和杜千秋带领的精锐。 …… …… 安倍出自倭国甲州武田氏,甲州武田氏则出自源氏,安倍沟施的祖先也是武田山猴子的一个儿子。胜赖公殉村后,安倍家就跑到了倭国关西地区,在叶尘原本的历史上,这家最后的工作是做商人延续到了幕末,他们家族一向以脑子活络和善于见风驶舵著称。 这个安倍沟施今年才二十五岁,去年他刚投奔到长州藩当上了足轻头,每年有五十五石米的俸禄。昨天藩里突然秘密动员的时候,安倍沟施还以为是太宰府终于要对长州下黑手了,但他满腔悲壮地走进战队的时候,领队的侍大将才告诉他原来是去打一群“海匪”。 听说对手是海匪后,安倍沟施和他手下的农民兵就士气高涨起来,海盗的头颅都很值钱,而且战斗力不比他们强。一路上下级武士和农民们还听说这支海匪抢占了长州藩的下关港,还公然勒索长州藩。这让他们更高兴,因为这次长州藩足足动员了快五千大军,其中战斗兵就有两千人,那打一支上岸地海匪还不就是玩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