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_第3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5节 (第3/4页)

训练的三千快弩手的价值能够发挥的更大,从而让自己所立之功更大,至于这三千人再守上几波城还能活下多少,唐兴武却是毫不在乎的。

    今冬这一场与辽国大战,祥符国军需、辎重、国库固然空虚,财政再次告急,但辽国必将会受到重创,萧太后以女子之身控制偌大的辽国已经极为不易,此次战败,甚至将战火引至国内,若再让萧达格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于银州境内,那契丹附属的部落、属国必然会蠢蠢欲动,数年之内,辽国不可能再拥有发动大规模战场的可能。从现在起,祥符国才真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立国之后三场大战,换来的是长久的太平和迅猛发展崛起的时机。

    ……

    ……

    辽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三名骑士身背白旗同天入城,且越到后面旗子越来越多。

    即使边关沦陷一州,乃至一路之地,辽国上京百姓都不会恐慌,但免不了要胡思乱想,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在傍晚的时候,听见皇城角楼里的鸣钟,在雨后红暮色地背景中,缓慢而震人心魄的敲打了起来。

    咚!咚!咚!

    层层深宫中。那座阔大地大殿里人很多。却是鸦雀无声。主持国政地萧太后,此时已经从后宫急赶至前宫议事大殿,一身凤袍严常威严。

    萧太后冷漠地坐在龙椅之上,右手被心腹侍女扶着,这位侍女却从萧太后微微颤抖的双手和那寒冷到极致的目光中,感到萧太后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殿下跪着三名精神已经透支到极点的报讯者,他们身上的雪水打湿了华贵的毛毯,然而他们依然低头跪着。不敢出声。生怕自己多说一句,惹怒太后,砍了他们的头颅泄怒。

    很快辽国四品以下重臣以最快的速度相继入宫。

    “祥符国万余骑兵杀入武州。已经灭了七个小部落,五个中等部落。”这是第一个骑兵送来的消息,这名信使从武州到上京八百里加急跑了三天时间。

    “大峡关已失,南院大王萧达格中了祥符国皇帝jian计,银州城未攻克,又兵败于河口县城,最主要的是大峡关已失,萧达格和枢密院使室肪带领十万大军已经失去撤退的后路。”这是第二个骑兵送来的消息,这消息是潜伏在大峡关附近鹰眼卫探子以海东青送到武州据点,然后再通过八百里加急送到上京城。

    “据鹰眼卫探子以秘密渠道从银州送出来的消息,若无救兵打通府州接应,十万大军有全军覆灭之可能。”这是第三个信使送来鹰眼卫最新的消息。

    皇宫大殿之内,死寂一片,气氛沉闷得让人感到呼吸都有所不畅。

    第828章 空营与萧绰的执政危机

    萧绰知道眼前局势已经到了她自主政以来最为凶险的时候了。

    辽国附属国和附属大部族不算,本土分为中京道、西京道、东京道、上京道、南京道五大地域。辽国体制不同于宋国,更不同于祥符国,反而与汉唐时诸侯类似。五大京道,上京所在上京道自然是辽国朝廷核心所在,但其余五京却自有自己的体制,上京朝廷对其余四京的控制远远无法和宋国和祥符国对地方各路或者州地控制。说直接一点,上京能够号令其余四个京道,主要便依仗拥有全国最为强悍的宫卫军和皮实军。此外便是执政者凭借自身的手腕和能力获得这五大京道支持和忠心。

    萧绰主政以来,除了将上京所在上京道,以及始终驻于上京宫卫军和皮实军牢牢在萧绰牢牢控制之下外,对于萧绰最为忠心的便是控制西京道的南院大王萧达格。也就是说,萧达格和其麾下十数万精锐京州军,以及所有部族军,是除宫卫军和皮室军之外最忠心于她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是萧太后在京都之外最强有力的外援。

    皮室军总计有三十万,之前在国内三个月平叛死了近五万,前几天萧绰刚刚接到消息,攻打镇西堡和镇北堡大半个月时间,死了近四万,且未能踏进两个小小军堡一步。要知道每个军堡中只有祥符国一个军团两万人。

    再说西京道武州之事,辽国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让外敌侵入了,如今外敌杀入国境之内,灭了武州大小十多个部落,这些部落的损失其实放在辽国不算什么,但是这件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实在是非同小可,对辽国朝廷威严,对她萧绰的威信影响之大,实在是难以估量。

    萧绰很清楚,这两件事情消息瞒得了寻常百姓,却瞒不了各个部落头人长老,以及全国文武百官,若非已经占领祥符国银州之地的大胜震住了全国各地一些心存异心部落,以及属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