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_第3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6节 (第2/4页)

物的畜力又少了一匹。这个损失对寻常辽兵来说就大了。

    萧达格之前能用银州境内的财物,乃至整个祥符国作为画饼,来率领麾下诸军来到祥符国“抢劫”。可现在就没那么容易了。无功而返不说,被断了后路,加上不断看到周围战马大批伤亡,必然会使得一大批辽将选择更为保守的方案,而失去决战的意志。但是,若是逼到死境,辽军七万士兵拼起命来,祥符国能够出动的大军人数有限,最终结果还是两说。

    “所以,前期朕已经给各军下令让紧咬着辽军,但却不要急着与他们野战,拖的时间越长,他们战马死的越多,辽军骑兵失去战马,战力便去了大半。”

    “当然,能多削弱辽贼一分,对我们来说,胜利就会更轻易一点。之前我已经传令路中,命各地军民尽可能的拖延辽军行动的速度。一天不行,那就半天。半天不行,那就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不行,那就一刻钟。能拖延片刻,就拖延片刻。总之,务必要将辽军尽可能长久的留在已经打烂的银州境内。”

    叶尘没有说的是——他希望通过特种大队和义军组成的游击队的偷袭和sao扰,以及天气的寒冷,辽军粮草的匮乏等天时因素,不断削弱辽军,使得最终胜利的天平能多向自己这边偏移一些,有时候即便只是一点点,或许到了最后,就是决定了胜负的关键。

    ……

    ……

    叶尘毕竟是一国之天子,既然银州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祥符国上下,满朝文武,后宫三位娘娘都不会允许他继续冒险。虽然叶尘很想试试带着两千黑骑打游击战的体验,但最终还是从善如流,选择前往银州坐镇,主持大局。

    休整了一夜,叶尘便领着由黑骑和暗卫组成的两千兵马,赶往银州。唐兴武则主动请命带领他训练出来的那三千百姓,充当义军,去打游击战,得到了叶尘的同意。这三千百姓经过一次守城,死了四百多人,活下来的仿佛都经历了一场洗礼,再加上悬赏令依然还在,又有口才绝佳的唐兴武鼓动,所以除了三百多人不愿意之外,足足两千二百多人愿意跟着唐兴武打游击战。唐兴武将此当成了自己立功晋升的资本。

    军议时叶尘和唐兴武、胡三光、连继城等军枢部一些参谋讨论过,萧达格到了眼前这个地步,唯有两个选择——第一,集中兵力前往大峡关,攻下大峡关,既可以从原路退回辽国,也可以用大峡关和祥符国讨价还价。这个选择风险极大,因为有了两次通过内应陷落的前车之鉴,这次肯定只能从正面攻克,这样势必很难,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攻下来的。而这在这期间,被祥符国调兵遣将辽军围攻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大。第二,选择其他路线,比如穿过府州回辽国。这个选择可以发挥辽军骑兵机动快的优势,且府州有部族军的接应。但一路上拦阻的祥符国军队势必会很多,可以想见一路上,死伤必定不少。

    虽然推演判断是这两个结果,但叶尘并不是一厢情愿认为辽人该如何如何,让安全部探子全出,盯紧各路辽人一举一动,同时搜检周边,以防萧达格留下些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残存百姓和义军的鼎力相助。有了谙熟地理的向导,能够藏兵的去处被一一查看。作为外来者,辽军几乎不可能有办法将大股的军力在某个隐蔽之处埋伏起来,等待着叶尘出城之后,突然出现围杀身边兵力不多的叶尘。

    而搜检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萧达格和室肪完全没有拖泥带水,辽军已经从河口县附近撤得干干净净,银州城外那五千驻守辽军也撤走不见。一路上被搜寻出来的,仅仅是加起来不过两百多骑的脱队者,然后被叶尘下令不论死活,一路吊在道旁。

    ……

    ……

    胡三光确定了道路绝对安全之后,叶尘便启程到了银州城。

    徐克刚率满城官吏军民出城相迎。叶尘进城安歇坐镇,用安全部千余名探子和海东青遥控全局。

    他刚到银州,就分别先后接到了白沧海和杨继业送来的消息。

    本来在辽贼手中三个县城辽贼也已经撤军,与萧达格主力合兵一处,向东北方向府州而去。

    过程中白沧海带领特种大队夜袭一次,白日偷袭两次,共斩杀近千人,战损四十七人。黄东秋带领一千玄武步兵和数千义军偷袭两次,斩首四百多,自身死伤三百多人。二人成功拖慢了辽军的速度。

    与曾尚飞对战的一万辽军接到的命令却是出乎所有人意外,意欲绕过曾尚飞所部,直奔夏京而去,可惜被安全部探子及时发现,又被曾尚飞所部拦截,双方再次陷入糜战之中。不得不说,这是萧达格和室肪下得一步好棋。若真让这一万辽军铁骑出了银州境,入了夏京,必然会让整个祥符国乱起来,在银州的大军也不得不分出更大的比例回夏京救援。这样的话萧达格率领主力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