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节 (第2/3页)
附身一拜,此人是当世儒生大家,学富五车,乃是当世俊杰。此人编撰了大量治国方略,堪称当奇才,他周游四国,四国国主都想将他留住,可是他偏偏与南楚的濮阳毅交情最好。 “听你口音是大梁人?你可知大梁有位青年才俊叫顾晏如今葬在何处?” 第189章 辨天下 听穆之恒提及顾晏却问的是他葬身在何处?这顾凡双眼睛瞪着他,“穆先生,你口中的顾晏可是顾忠良之子?” “正是,这么说你是听过顾晏?想起以前我同他在南楚的太学坐而论道,只是一面便觉得投缘,怎奈何这乱世下,他竟然死在那场乱战之下。”说着穆之恒叹了一口气。 顾凡双嘴角一动,“先生说的可是真的?” “这件事儿全天下都知道,你跟着宇文翊难道没有听说吗?” 顾凡双摇了摇头,他脑子里此时想起了萧锦瑜曾经说过的话,心里是一团的乱。 “我只是知道大梁和东秦的那场仗,东秦死了十万兵将,其他一概不知了。先生可否愿意告诉我。” 顾凡双现如今已经把所有的一切都抛到脑后,在一点点的想要从穆之恒的口中挖出过去的事儿。 “那场仗却也是惨的很,可是却是一场能进入典籍的旷世之战,只可惜我不能一睹那麒麟之主的风采,同时也失去了一位至交好友。”穆之恒叹了口气,心中难免会有一丝遗憾。 “我如今依旧不能相信顾晏已经死了,倘若有机会我一定会查个清楚。” 穆之恒见他有些失魂落魄,嘴角竟然露出一丝没有察觉的笑意。 “你这么关心顾晏难不成你们认识?” “我只知道我的弟弟叫顾晏,如今下落不明,只是不知道是否与穆先生说的是同一个人。” 穆之恒先是一惊,又道:“那顾晏是独子,没有兄长……我猜你的弟弟未必是那战死的顾晏。虽然身逢乱世你弟弟一定会平安的。还有你若愿意又不嫌弃可唤我一声之恒,不必先生前先生后的。” “多谢之恒兄。”他双手交叠施礼,转身便牵起把吓的逃到一旁的马儿,月夜之下洒下一片清辉,他顿了一下,飞身上马。 “你这是打算逃了吗?”穆之恒轻声问道。 “原本我们跑出来便是阻止他们炸毁河道,免得连累沿城无辜的百姓惨死,现如今听先生的话,自然知道百姓无忧,我这就回到牢里。” 夜晚空气里那般安静,只有顾凡双的话让穆之恒一惊,他们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脏乱的瘦弱男子突然竟感觉到些许温暖。穆之恒仰起脸,似乎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是旁人传闻的那样,如今亲眼见了心里更是生了无比的钦慕。 “我送你回去。有我在你可以少受一些苦。” 穆之恒牵着马走在前面,顾凡双学生之姿紧紧跟在其后,他知道眼前的人是冠绝天下的士家大儒,是可以靠喉舌左右国策的良才。 “你是为了宇文翊留下来的?”穆之恒轻声道。 “也不全然是,我也是为了我自己。”他看着穆之恒拱手道。 “哦!”穆之恒看顾凡双的摸样心里顿时觉得眼前人并非他见到的这般简单,“你说你为了自己,你难不成想在这东秦之地挣一番天下?” 顾凡双正色道,“良禽择木而栖,这如今天下四国以东秦最劲,这东秦之中应以大殿下为首,大殿下军功卓越自然值得我等去效忠。敢问若是先生是我,您该如何选择?” 穆之恒没有答话,只是知道他的话在问自己,他嘴角一笑,“我这个人四处闲散惯了,真没有心去侍奉谁。” “先生如何看待这天下?可否指点凡双!” 穆之恒见他诚心求教,心中颇有些欣慰,便点点头道,“如今天下四分,东秦最为强大,大梁虽然千疮百孔,可是那萧兼默在苍越王的辅佐下到是也能创出一番新局面,令人期待,南楚虽一直与大梁交好,这也使得大梁能够依旧可以同东秦抗衡,只是那北魏……实在令人恶心。” “先生看到的这一切当真如说的一般?” 穆之恒歪着脑袋看着他,冷声斥责道:“你是在质疑我?” 顾凡双见状,赶忙下马道:“在下……不是质疑之恒兄!只是我觉得东秦虽然强大,可是却也是内忧不断,京畿重地富足民生,偏远之地却食不果腹。这几日我在沿城看到的大抵上也是如此,这东秦的强只能止步与此?” “那宇文老儿的帝王之位得的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能被人卡住咽喉。” 此事顾凡双也是听宇文翊说过,东秦如今的皇帝当年是杀了太子称帝的人,那些曾经帮他谋反叛乱的人,他都动不得,久了自然成疾。 这样顾凡双心中有了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