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2/3页)
起卿卿我我,说笑了一阵儿, 便听到桔梗在外隔着帘子说小年饭已经做好了, 外面已经摆了桌子屏风请沈婉和景兰出去吃饭。 因为今日过小年, 沈婉作为主子要跟老宅的下人们一起过年,所以还是在厅堂里放置了屏风,女人们坐里面,外面坐丘六等人,今日来了六个护卫,就也坐在外面那一桌。 沈婉就跟景兰一起去了绣楼的正厅, 在里面那一桌坐了,赵四娘带着白菊等人提着食盒进来,将里面的菜端出来把桌子都摆满了。 热热闹闹地吃完了晌午饭,下晌翠竹等人都陪着沈婉打叶子牌。 沈婉有心给眼前这几个伺候了她一年的丫鬟们发些赏钱,故而输的时候多些,赢了也不要她们的钱。 一下午下来,包括赵四娘在内的下人们至少都有一两银子的入账,各个乐不可支。 到了晚上,沈婉就不跟下人们一起过小年了,她让赵四娘炒了几个景兰传授给她的精致小菜来,又弄个涮锅,涮些豆腐青菜鱼片,跟景兰两人在西次间摆了小桌子,两人相对饮酒谈笑,吃小年夜的年夜饭。 屋子里面因为摆了几个大火盆而温暖如春,景兰和沈婉一个人穿月白云雁纹薄棉袄,一个人穿朱砂红牡丹金玉富贵纹的缎面薄袄。沈婉梳了个一窝丝,景兰则是把头发挽了个高髻,插了一支并蒂莲瓣的金簪。 两人撸起袖子猜枚,输了的人喝酒。 这酒也是甜葡萄酒,景兰爱喝,所以输了也不以为然,仰脖子喝了就是。 不过,想让这样的欢愉久一些,沈婉没拿酒碗来倒酒,而是用的粉彩小酒盅来倒酒。 外面的雪下得紧,雪风刮过窗棂,窗纸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间或从窗缝里透进雪风来。风里裹着厢房中翠竹等人笑闹的声音,让夜显得更沉寂,也让这西次间宴息室里的沈婉和景兰两人觉得此时满心满眼都是彼此。 美酒佳肴,美人在侧,还是彼此两情相悦,无论沈婉还是景兰都希望这样的时刻可以再久些,再久些…… 直到两人喝干了一坛子葡萄酒,吃完了半桌子菜,都有了醉意,两人才相携回了内室。 一起相拥着倒在床上,再继续品尝对方唇舌间的香甜,将刚才的欢愉继续放大。 锦帐内霎时春|色无边,莺啼婉转。 …… 小年过了不几日就是大年。 大年,沈家老宅更是热闹,不但张灯结彩,大年夜放的焰火也是金河镇数一数二的,引得镇上的老百姓们纷纷仰头观看。 从大年初一开始,沈婉和景兰就接待来拜年的客人还有余家的亲戚,她们接着也会去别家拜年。 一来一往,很快就到了正月初九,金河镇上的店铺都打开了,开始重新做买卖。沈记绸缎铺也一样开了门儿,景兰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苏州城那边沈婉早就选好,跟人议定租下来的店铺也打开了,伍掌柜和桌家兄弟负责那边的开店事宜。 因为去年就计划开店,各方面准备得也很充分,所以沈婉基本上是隔两日才去苏州看一下新绸缎铺子各方面准备得如何。 她回来后对景兰说一切顺遂,到二月初一,选定的黄道吉日,苏州城的那家沈记绸缎庄就能开门做买卖了。 开这家比较大的绸缎庄,两人也核算过可以赚多少钱,大概一月能有五六百两银子入账,一年下来除了各种开销,还能净赚五千两银子。 有这笔钱,到下年沈婉就可以开织造作坊,买织机,请工人织造缎匹了。 景兰曾经问过沈婉为何一定要办织造作坊。 沈婉告诉她,因为织造作坊可以接下官府的活儿,所谓官府的活儿就是说织造的缎匹是要送进宫的。 凡是哪个织造作坊接了官府的活儿,不但可以赚到银子,还能打响名声。 有了名声,开办的绸缎庄生意也比同行更好。 如果说做绸缎这一行,能够迅速地打开局面,卖出最多的缎匹,赚到最多的钱,开织造作坊,揽到官府的活儿是一条捷径。 景兰虽然才听到沈婉说这么一条依靠开设织造作坊快速积累名声和财富的捷径,可她也明白这里面的关窍所在。 那就是有钱可以开设织造作坊的人很多,可是却极少有人能够拿到官府的活儿,在苏州来说,就是苏州织造衙门负责织造的供给宫中御用的缎匹。 这没有关系是拿不到的,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