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节 (第2/3页)
为陆家承揽了替朝廷织造贡缎的活儿,陆家的绸缎买卖蒸蒸日上,都快要赶上以绸缎买卖为主业的金陵望族第一家沈家了。 至于沈婉请求他帮的第二个忙,他也帮得上。 皇帝派信任的太监来江南提督织造,除了明面上的为朝廷织造贡缎之外,暗地里也会让他们监督当地的官员,刺探当地的各种消息。他们手下有一批人,这批人是暗中的密探,被称为缇骑,隶属于锦衣卫,他们刺探到什么消息,会向胡泉这个金陵织造太监禀报。胡泉也可以调动他们查探一些事情。 胡泉就让沈婉详细说下她弟弟是哪天哪个时辰,在何地出的事情,当时跟车的沈婉兄弟的小厮见到的那抛出黑猫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等等。 沈婉仔细地回忆,将自己了解的情况一一说出。 胡泉提笔将沈婉说的话都记录下来,最后他说,他会派出她手下得力的人手去查这件事。 沈婉问什么时候可以查出来,胡泉说不出十天,他手下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 听了这话,沈婉如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她向胡泉道了谢,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告辞出来回沈家。 要不是秋云和秋雯两个老太太派来的丫鬟跟着沈婉,她真想去陆家看一看景兰。景兰离开她才几个时辰,心里就牵挂她得不行。 她让小厮平安赶车从陆家所在的琵琶街过,掀起车帘子,她看到长长的琵琶街侧的那些房屋楼阁,不禁想景兰此刻在何处呢? 就在沈婉坐着的马车驶过琵琶街时,景兰正跟着她的继母戚氏去同春堂后面的绣楼呢。 彼时,戚氏的亲生女儿舒兰还没从陆家族学里回来。 陆家的族学在陆家大宅的东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给族中的公子少爷上学的地方,另外一部分是给族中的小姐们上学,以及学习女红的地方。 给公子少爷上学的族学比起小姐们上学的地方要大上三四倍不止,请的教书先生是之前中过进士,外放知县,然后致仕的老先生,也算是饱学之士了。 教陆家小姐的却是只中过秀才的老先生,因为陆家的小姐们读书只是为了认识几个字,有基本的一些常识就可以了。 男子的学堂和女子的学堂之间隔着一个夹道,分属两部分,再加上砌起来高高的围墙,两边的男学生和女学生绝无相见的可能。 平时去上学,男学生和女学生走的路都不同,这让他们也没有可能遇见。 陆舒兰等陆家各房没有出嫁的小姐们早上起来,跟着各自母亲去向长辈请了安,吃过早饭之后,就由丫鬟陪着去家学里面。 上午念一个时辰的书,就到了晌午吃饭的时候,厨房里面会给她们送饭来。她们在家学里的一间当作饭厅里的屋子里吃了饭,略微休息一会儿,紧接着陆家请来的针线上厉害的女师傅就来了。 她们会跟着女师傅学半个时辰的刺绣,接着按照女师傅的要求做上一个时辰左右的针线活,经过女师傅检查之后,才可以收拾起东西回屋了。 这个时候大概是申时末,也就是下午四五点钟。 可以说,在整个金陵的大家族里面,像陆家这样对自家小姐的教育如此严格的很少。对小姐们尚且这样严格要求,对公子少爷们的要求就更高了。他们基本上是黎明即起,辰时二刻(八点多)到学堂里,开始一天的学习,过了申时才放学回去。回去之后还要写老先生布置的文章书法,往往吃过晚饭之后,还要用一个时辰的功,才完成了一天的学业,然后洗漱歇下。一整年下来,他们可以玩耍休息的日子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陆家也是在陆时运七年前掌家之后才出现了这种变化,在他之前,陆老爷子掌家的时候,陆家对族中子弟们的教育并没有这样严格。 如此严格的好处显而易见,陆家出了个陆成泽,金陵最近这几十年少有的年轻的举人。 整个陆家因为出了这么一个读书种子而扬眉吐气。 许多人都说,看来在不久的将来陆家才是金陵第一家了。 此刻,离陆舒兰从陆家的女学堂里还有一个多时辰,戚氏带着景兰等人过去后,就叫来了不少丫鬟婆子帮忙把绣楼的二楼收拾出来。 戚氏又叫人开了库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