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5节 (第2/2页)
固堤坝,开拓运河。朝廷将每一分银子,都用在了利民之策上。”宋问道,“是以朝廷为何缺钱?因为陛下想将这天下之财,与百姓同之。一国,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君王有此仁爱之心。没有错啊,朝廷做的没有错。你我既然身为大梁子民,自然能有数。近年来,朝廷给了我们什么,为我们做了什么。与二十年前相比,与十年前相比,我们的日子,如今大梁,堪称一句盛世。无可辩驳!” 众人跟着一想,确实不错。 正是因为朝廷的各项惠民之策,才让他们有今日的安定繁华。 宋问缓了口气道:“朝廷真的已经努力了。它努力的庇佑了我们。只是,再大的伞,也总有遮蔽不到的地方。这一次的黄河决口,来得太过突然,实在猝不及防。这把大伞想要继续替他们遮雨,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家国同胞有难,而你我同为大梁子民,真的能说出一个‘不’字吗?” 这如何能做得出来? 众人纷纷摇头。 是,大梁该是让他们骄傲。正是因为一国强大,方使他们免外族侵犯,免颠沛流离。 只是没有看见他们的艰辛,漠视了他们的努力。 “今日众筹,既然说了,是面向众人,面向我大梁所有的子民,自然也包括朝廷的官员。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相同的。”宋问指向一旁:“一如方才的三殿下,已经做了他能做到的全部,将陛下御赐的马车捐赠。他身为皇子,已经身做表率。殿下是想告诉大家,朝廷不是要从百姓这里捐钱,朝廷是希望大家一起,” 宋问话音落毕,身后的众官员上前。 他们排队走到捐赠的箱子面前,将胸口的信封丢下去。 旁边登记的人扯着声音喊道:“户部巡官,捐银十两!” 百姓轰然叫好! “户部主事,捐银八两。” “工部右丞,捐银二十两。” “长安县令,捐银十两。” 底下百姓接连拍手,阵阵欢呼。 “户部王侍郎,捐银一百两。” 众人放声尖叫,大力拍掌。 这一声声,似乎喊在他们的心上,越喊,便越叫他们有信心。 真想将这些名字全部记住。 这就是他们大梁的骨血啊!就是大梁的表率啊! 待一众来此的官员尽数捐完,只剩下张兆旭和宋问。 张兆旭便定定看着她,看她下步动作。 宋问重新抽出扇子,拍在手心。此时风轻云淡,觉得一切尽在掌握。 宋问道:“总道商人重利轻情义。我倒还说,仗义每在屠狗辈。所谓仁义,与身份,与地位无关。我宋问,虽非长安人士,也不在庙堂之高,但今日既然张公子已经发话,我一个穷酸书生,倾其所有,一助灾民。身先士卒,万死不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