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民女神_第3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8节 (第3/3页)

寡妇》的票房吧,十几亿美元折合华币多少钱?

    郭院长看待问题的视角和京影的学生不同,学生们固然有羡慕嫉妒,也有骄傲啊!

    学表演的,影视学院的,我们这类人除了混娱乐八卦杂志,原来还能上《时代周刊》的。安妮给了一个正面的例子,让京影的学生能挺直腰杆……咋说也比什么沪戏、西影的强啊,你们厉害,咋不见你们的校友上《时代周刊》?!

    厉害的安妮,属于京城影视学院。

    《黑寡妇》看过没有?

    别管看没看过,咱去再看一遍行不行。《时代周刊》说安妮背后站着潜力无穷的华国市场,说得没毛病呀,那就让好莱坞,让全世界瞧一瞧,有华国当后盾的安妮有多么强。

    “贡献张票房,安妮主演的电影就破记录了!”

    “现在是安妮拍好莱坞电影破记录,早晚会是华国电影破记录,我说你们导演系、编导系的,能不能争一口气,将来拍出能叫世界影坛喜爱的华语电影?”

    “走,再刷一遍《黑寡妇》去!”

    “特效的确是很棒,但我们国内的特效如今也挺厉害了,我们为什么拍不出《黑寡妇》这样的商业片?”

    “傻不傻,华语电影不是输在特效不好,而是全球的发行渠道,是掌控在好莱坞几大公司手里。安妮的华语电影上映时,华国的票房差吗?可不论是《九香》还是《爱未眠》,都没能全球上映,我们缺的是渠道!”

    “发行渠道……”

    电影是一种文化输出,美国靠好莱坞电影,将自己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输向全世界。

    华语电影缺的就是发行渠道,所以不管是宏万院线,还是沈铭个人,要想让华语电影真正走向世界,就得有自己的渠道。

    京影的学生们虽然年轻,却也知道这关键处。

    安妮在《时代周刊》上的访谈,让京影的学生们开始考虑更多。

    这是意识的萌发,许多人一大把年纪都浑浑噩噩,至少京影的学生们在思考!

    ——当然,先帮助安妮把票房纪录破了,才是首要大事!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拿不下影史票房第1,可以先拿下第4啊。

    第4名就是比第5名好听。

    ……

    “我妮真是666!”

    “点一万个赞,也难以形容我的激动,《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第一个华语女演员。请允许我用女演员来称呼妮妮,她不是浅薄的女明星,她是专业的演员!”

    “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啊,怎么忽然就上《时代周刊》了?”

    “我妮又不是那种半桶水响叮当的小明星,有个风吹草动恨不得发通稿吹上天,我妮低调努力,《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选她也很正常啊,完全正能量。”

    “大家的关注点都是《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多么难得,只有我一个人喜欢的访谈的内容吗?如果不是《时代周刊》披露,我不会知道安妮已经默默助学三年。她完全可以高调的花这笔钱,访谈里说三年500万美元,数额每年都会增长。如果安妮是高调的一次性捐出500万美元,折合华币3500万,会引起轰动的吧?明星们都喜欢这种轰动,安妮却拒绝了高调……楼上说的没错,《时代周刊》不刊登安妮,还要刊登谁?安妮才是满满的正能量,从出道到现在,她越来越成功,越来越优秀,我也越来越喜欢她!”

    助学这个事,真的太加分了。

    一直没有曝光,却被外媒披露。访谈里说的很清楚,《时代》的记者跑到安妮出生的c城,机缘巧合,才把这件事挖出来。也就是说安妮也不想在《时代》上曝光……她不打算用“助学”来换名声。

    安妮成为《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人物,以及刊登在周刊上的访谈,在华国网络掀起了巨大的影响。安妮的粉丝们惊喜,也为安妮骄傲,感同身受,为自己喜欢这样的安妮而自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