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3/4页)
昶”的功劳了。 “卑职参见晋王殿下!”驻扎在剑门外的北宋军队新任主将张勇和原来的副将李坚带领众军士齐刷刷地跪下来给赵光义见礼。 “众将士不必多礼!”赵光义冷冷地看了一眼张勇,面上却堆出了和气的笑容。 这个张勇是个比刘光隽资历还要老的老将,也是赵匡胤最重要的心腹之一。赵光义倒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而是对赵匡胤在自己被俘虏之后否认自己的存在,却火速派遣了其他将领来稳定大局有意见。他觉得赵匡胤反应这么快,明显是没经过什么纠结犹豫就放弃了自己的。 若是自己运气不好,恐怕现在已经没命了吧?幸而上天保佑,自己这次白捡了一个大功劳回来,才能站在这里看着这些人给自己行礼。 “张将军,本王要回京复命去,此去路途遥远、任务不得有失,一路上少不得人护送,不如你跟本王一道走吧!” 赵光义掩下心中的不快,摆出一个器重信任的表情对张勇道。刘光隽留在这里他要更放心一些。因为刘光隽忠诚的对象是赵家,他既听赵匡胤的,也听自己的,而张勇只是赵匡胤一个人的心腹。把刘光隽留在这里,赵光义要更放心一些。如果把张勇留下,自己对这只军队的影响力就大幅度削弱了。 “这……卑职奉皇上的命令来……”张勇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道。他并不知道赵光义心中跟赵匡胤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好了,所以也没有多想,只是直觉这样有些不妥。 赵光义见张勇不愿意配合,眼中闪过一抹幽光,然后拿出了一道金牌道,“莫非张大人对本王有意见?非要我拿出我皇兄给我的信物来才行么?这枚金牌是皇兄亲手给我的,张大人觉得可差遣得动你?” 赵光义说到后来声色俱厉,丝毫不掩饰自己语气中的不悦。这是他出京的时候赵匡胤亲自给他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接管伐蜀的宋军。而今被他用到了这里。 “见此金牌,如帝亲临。晋王但有差遣,卑职不敢不听。”张勇紧张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跪倒在地说道。 “那就好!本王素来欣赏张将军,相信张将军是不会让我失望的。你今晚就把军务跟刘将军交接一下,明日就随我们一起启程吧!张将军,这一路上本王可就仰仗你啦!”赵光义收起刚才的厉色,转过身来随和地拍了拍张勇的肩膀。 张勇不想就这样回去,这时候回去一点功劳都没有,自己这一趟就白跑了。但是对方有陛下的金牌,他不得不听令。只好收起自己的不乐意,回了句“末将听令”。 赵光义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205章 花蕊夫人之红颜幸(十九) 赵光义一路上各种磨叽,每到一个地方还与当地的地方官和各种名流豪绅尽情聚宴,把酒言欢。这样一路半走半玩,足足走了快两个月才到达北宋的都城汴京。 世人皆知晋王为北宋立下了不世之功,只用一场苦战就收服了周边国家中最为富庶的后蜀。又因为赵光义一路上放下身段与各层人士“交好”的行为,大家都觉得这个晋王殿下不仅才智高绝,更是平易近人、对自家分外友好,于是纷纷以晋王的支持者自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赵光义还没到汴京,他的名望已经达到巅峰,无人可以撼动了。 汴京的各世家豪门都意识到赵光义在朝堂的地位将要变得举足轻重起来,不再是以前富贵却未必有权势的局面,纷纷将自家尚未婚配的姑娘都捋了一遍,开始打通各种关系看能不能实现家族联姻。普通人家的姑娘不敢妄想,也都揣着小鹿乱撞的心情满心期待着晋王殿下回京的时候能够在人群里看到她们一眼。 张业和孟昶、徐蕊通过气,知晓事情的原因,所以对这种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由着赵光义闹腾。总归是赵光义跟蜀国达成的协议,他得意了,对蜀国也有好处。蜀国如今需要的是低调,就把名声给了赵光义,自家拿里子就行了。 只有被赵光义强行从剑门关带回来的张勇心觉不妥,但是也没有任何用。他只向赵光义提过一次意见,就被隔离开了,再也见不到赵光义的面。他只好给赵匡胤偷偷送了一封密信。 赵匡胤接到密信,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这个弟弟这是跟自己闹离心吗?他看着御书房一侧的兽头铜香炉上袅袅升起的安神香,苦笑着摇了摇头。想了一会儿,他还是整理衣冠,往延福宫去了一趟。 杜太后正在绿意的伺候下就着一只元青花瓷碗吃燕窝银耳莲子羹,听到下人禀报,置之不理,继续慢悠悠地喝羹汤。赵匡胤来到殿内,见母亲冷着面孔,一点都不搭理自己,自顾自地吃自己的,顿时觉得很无奈。 “母亲,孩儿这次来是带了廷宜的消息的。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还带回来了蜀国的降书。”赵匡胤堆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