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难为_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3/3页)

的身子,面色红润着,笑的很高兴:“快来,郑家那儿定下了。”

    “这么快就定下了?”沈嫣怔了怔,一个月不到就将这婚事给定下了?辽城到阜阳来去都得大半月,太后娘娘这是打定主意要早早为德王娶下正妃。

    “怎么会快呢,两边年纪可都不小了,现在定下来,明年开春成亲,这不正好。”如今天冷,也不适合cao办,非要在这几个月里成亲,反倒是显得皇家有多急,所以来年三月是最好的,给足了时间准备。

    沈嫣点点头:“开春成亲的确是正好。”

    “你如今身子重着,也不用每天过来。”太后娘娘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德王的回来让她的身子一下好了许多,身子骨爽利,精神也跟着好起来,如今的心思都是分两头放的,一边儿关心皇上和皇后,一边关心德王府那儿,也没得闲。

    “母后,儿臣看今年这雪来的早,恐怕得冷上一阵子,再有几日就是腊八了,寺里会开济施粥,不如让衙门在城外再置几处。”往年也有施粥,但不会来的这么早,但沈嫣担心之前因为旱情百姓受损不小,元气尚未恢复又要迎来这寒冻,是谁都经受不住。

    “你说的这个哀家已经想过了,就腊八那三日,城里城外都设几处,过半月寺里还会施粮米,就怕那些又挨饿又受冻的。”太后叹了声,“今年怕是难像去年那么太平。”

    “寻常人家里倒是问题不大,儿臣记得,早年前城外还建了处村宅,安置过黔谷迁过来的百姓,后来他们迁走后暂且空下了,若是有百姓无处可去的,倒是可以将那里腾空了用来安顿。”沈嫣说罢,抿嘴笑着又补了一句,“说不定皇上已经想到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你与皇上提一提,若是已经想到了那便好,没想到的也来得及。”

    沈嫣点点头:“是。”

    太后拉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望着她微隆起的小腹笑着道:“来年六月啊,咱们皇家就要添新人了。”

    在延寿宫坐了会儿后,快傍晚时沈嫣回了永和宫。

    冬日里的天暗的十分快,前后一刻钟都不到,再往外看时,已是灰蒙蒙的。

    皇上今日来迟了些,戌时还没过来,之后李福公公亲自过来了一趟,说皇上今晚留在乾清宫不过来了。

    沈嫣也没多想,临近年关事务繁忙,去年的这时候也是如此。

    直到第二天时她才知道,昨夜是祖父和几位老臣连夜入宫,和皇上禀报了件大事,是关于二十多年前那些南平劝降官员的死。

    第099章

    早朝尚未结束, 再多的沈嫣也不清楚了,但这件事就这么传过来,单是这一句话就让人落了猜想, 二十来年前的事, 还是关于南平的,沈嫣首当其中便想到去年回家省亲时和祖父提及的那些。

    她回宫之后祖父肯定有去调查, 到如今能与别的大臣一起入宫觐见,必定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事。

    沈嫣的心里总有一处不太安。

    同样不太安的, 还有玉明殿中的一些大臣。

    适才当刑部尚书常大人提及南平旧事, 说到二十年多年前打的仗, 再提到二十年前南平被灭后南平王宫的大火,另有起因四个字,让有些大臣的心有些突。

    有些异样的还有王国公, 今晨出门来上朝时他就左眼直跳,眼下刑部尚书这么一提,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是人都听出来这事儿与自己有关。

    没想多久, 皇上便问起了他。

    王国公心里揣摩着,走出列,恭敬道:“臣在。”

    “二十年前南平一事, 你可还记得。”

    “臣记得。”

    纪凛没对刑部尚书的话作以评价,而是语气微扬:“那你再说说,当时南平王宫起火,究竟是何缘故。”

    九月去的大佛寺, 祭天大典后,别人都回来了,王国公在大佛寺里留了四十九日念经祈福,如今这才回来半个多月,又赶上皇上问二十年前的事,饶是记得十分清楚,开口时还是缓了半拍,主要是没来得及理顺从哪儿开始说。

    殿内安静了会儿后,王国公额头微沁了汗,才开始说。

    二十年前的事,对在朝不少官员都是陌生的,有些新官那会儿还没出生呢,就连当今皇上那会儿也还在南平公主的腹中,皇上御驾亲征平定南平后,带回了南平公主封了妃,王国公等人就被留在了南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