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节 (第2/2页)
命于公主。” “当然是真的。” 立刻有人出声道。 “鳐水关被破,穆家军将领在城中亲口所说,他们乃是奉珍月公主之命而来, 这难道还有假?” “是啊,而且若非公主下令,难道他们会自己跑这么大老远去打周国,就为了给公主出一口气?” 众人纷纷开口,对此仿佛十分笃定。 孟泉却道:“可是此次咱们并未收到公主的消息。” 一语毕,殿中顿时陷入安静。 是啊,穆家军攻打鳐水关,他们事先也和周赵等国一样,丝毫没有听到风声。 是等战事都已经打完,鳐水关已被攻破,城池已被穆家军占领,之后他们才从四散的风声里得知此事。 公主身为楚氏女,行动前竟然连声招呼都不跟楚国打,而且赢下的城池还给了魏国,这也未免太向着夫家了! 真是女生外向! 刚刚众人虽然没有点明,但言中也有这个意思。 只是公主是君上的亲生女儿,又是唯一的嫡女,所以他们不好说的太直接罢了。 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了,这个人还是公主的亲舅舅,那么……此时再提就不成问题了! 殿中立刻有人上前一步,顺着孟泉的话道:“并非下官等妄议公主,实在是公主此次行事太过偏颇了。” “虽然出嫁从夫,但她毕竟是咱们楚国的女子,嫁去联姻本也是为了楚国。” “怎可一日出嫁便真的把自己当成了魏国人,事先连半分消息也不透露给咱们?” “就算攻打鳐水关与咱们没什么关系,但若咱们事先知道风声,从侧面联合攻周,说不定也可拿下周国一两座城池。” “原本皆大欢喜的事,公主却因一己私心而置楚国于不顾,实在是令我大楚寒心!” “君上当去信与公主,严加斥责才是!” 话音落,周围几位纷纷准备站出来支持。 谁知这脚才迈出来一半,就见孟泉面色一沉,对那官员厉声道:“宋大人此言才当真令人寒心!” 这是……怎么回事? 姓宋的官员不明白怎么刚刚还站在同一战线的人转过头来就忽然开始斥责他,一脸不解。 孟泉却说完这句便不再理会他,转而又看向楚沅。 “君上,公主年仅六岁便为我楚国前往大燕,在大燕为质七年。” “这期间诸国皆要向大燕进献岁贡,年年为此所费金银财帛无数。” “唯我大楚因公主博得了燕帝喜爱,得以放宽一二,所缴岁贡最少,几乎可以不计。” “若非如此,我大楚怎可在这些年休养生息,日渐繁盛。” “而公主回国仅仅三年,就又为了伐燕之事前往魏国联姻,可谓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大楚!” “如此为国为民的女子,做出出兵伐周这种决定怎么可能自始至终都不与我们说一声?” “所以,下官以为,此事或许公主事先与我们一样,并不知情。” “甚至很有可能,是穆家军背着公主与魏国私下所做的决定,毕竟穆家军要越过魏国国境才可抵达鳐水关,若没有魏王的许可,他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就抵达了那里。” 他一口气说了许多,直到此时,那姓宋的官员才知道,原来他是想说公主不可能不提前给大楚报信,而是因为自己也不知情,所以才没给大楚报信。 “可是穆家军分明是打着公主的旗号去的!就连攻下鳐水关之后,所换旗帜也是象征着公主与他们的明月雄鹰旗!” “若是魏王私下派他们行事,他们又何必去给公主博名声?直接把名望加在魏王头上不就好了?” 他厉声反驳道。 孟泉却掷地有声的再次驳回:“这正是他们的jian诈之处!” “宋大人好好想一想,穆家军就算在鳐水关给公主积攒了再多声望又有什么用?公主难道还能自成一国统治鳐水关吗?” “他们如今占领了鳐水关,前有大周急于夺回失地,后有大魏虎视眈眈,最终还不是要把鳐水关交给大魏?” “不然一万兵马就算再如何骁勇善战,又能撑多久?他们总不能为了一个鳐水关,就将现在好不容易扎根的地方彻底放弃了,将全部的兵力都挪到那边去吧?” “所以,说什么为了公主,我看根本就是幌子而已!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向魏王展示自己的实力,博得魏王的信任,同时离间我楚国与公主的关系。” “毕竟楚魏两国说是结盟,但其中作为联系且一定信得过就只有公主而已。” “倘若我们自己对公主都不信任了,那以后公主再给我们传递什么消息,我们就会犹豫,就会错过最好的时机。” “而这也正是魏王愿意看到的!” 一席话让殿中再次安静下来,宋轶更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