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节 (第3/3页)
死人了,到马车里躲躲吧,顺便吃点东西。”说着便牵起称心的手,钻进了停在一旁的马车里。 封师进正想走近马车一些,突然觉得腰部被什么硬物抵住了,低头一看,居然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再抬头一看,李世勣正面带笑容看着他。 “封将军,别乱动,刀子不长眼。” 与此同时,他的几个手下也都被李世勣的手下以相同手法制住了。 封师进大为惊愕,可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李世民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封师进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颗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掉了下来。 李世民慢慢朝马车走过去。到了马车前,刚想伸手去掀车帘,忽然想到什么,又把手缩了回来,悄悄靠近一步,开始侧耳聆听。 此刻,马车里的李承乾和称心根本没有意识到外面发生了什么。两人正拿着糕点互相喂食,轻声嬉笑。 “殿下,你答应我的,要经常到终南山看我,你可不能食言。”称心道。 “当然不会。” “你发誓。”称心撒着娇。 李承乾不假思索:“我发誓,若是食言,就让天打五雷轰!” 称心赶紧捂住他的嘴:“不许发这么重的。” 李承乾想了想:“那我发誓,若是食言,就让父皇废了我的太子位!” 马车外,李世民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称心歪着头沉吟了一下,道:“这个誓我接受,其实当太子也不见得多好,不当反而更自在。” 李承乾笑:“你倒是心宽,这世上的男人,有谁不想当太子的?就说我四弟魏王吧,拼了命都想谋我的太子位!” “他想谋,索性就让给他好了。”称心道,“你跟我一起,咱们只当逍遥自在的乐人。” 李承乾苦笑:“既然生在了帝王家,身上便有一份责任,岂能像你这般逍遥快活?” 车外,李世民闻言,似乎稍觉宽慰。 “还有件事你也不能食言。”称心道。 “什么事?” “将来你若做了皇帝,一定要还我爹清白。” “这是自然。”李承乾想着什么,忽然道,“称心,你爹当年的事,你知道多少?” 车外,李世民眉头一紧,越发凝神细听。 “听我娘说起过一些,也没多少。” “那你知不知道,你爹当年是说了一句什么话,才出事的?” 称心神色黯然,点了点头。 李承乾目光一亮:“那你快告诉我,那句话到底是什么?” 称心眼中泛出惊恐:“殿下,我爹就是因为这句话被砍头的,你……” “没事的,这儿就咱俩,又没旁人。”李承乾忙道,“你想让我日后重审你爹的案子,你就得告诉我实情,对吧?” 称心犹豫半晌,才嗫嚅道:“殿下真的相信,我爹他……他是清白的吗?” “那就得看你爹说的是一句什么话了,所以,你必须告诉我。” 又纠结了片刻,称心才终于鼓足勇气,道:“我爹说,当年秦王不仅在玄武门杀害了兄弟,而且,在六月四日那一天,他还……” “还什么?”李承乾睁大了眼睛。 “还……还囚君父于后宫。” 李承乾浑身一震,如遭电击。 至此他终于明白,父皇当年为何会不由分说地以谋反罪名诛杀陆审言了,原来玄武门事变只有一半真相被外人所知,另一半真相却被父皇刻意掩盖着,不料竟被陆审言的一句酒后真言给捅破了! “囚君父于后宫”,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字,但里面包含的东西却足以石破天惊。 在李承乾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皇对外宣称的玄武门事变真相,一直都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如何三番五次想谋害他,他为了自保,迫于无奈才发动政变,杀了太子和齐王。然而关于事变当天高祖李渊的情况,父皇却一直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只说事变爆发时,高祖正与裴寂、萧瑀等一帮宰辅重臣在海池上泛舟,直到尉迟敬德奉父皇之命,“擐甲持矛”入宫护驾,并奏称太子、齐王已因谋反被诛,高祖才如梦初醒,得知了事变经过。 对此李承乾一直觉得蹊跷,后宫的四大海池距离玄武门都不算远,为何秦王府部众与东宫、齐府兵两帮人马在玄武门杀得鸡飞狗跳,高祖竟然毫无察觉,而仍在海池惬意泛舟呢?宫里有那么多禁军士兵、宦官宫女,居然没有一个人在事变爆发之初立刻向高祖禀报,而是等到事变已接近尾声时,才由尉迟敬德入宫奏明高祖,这符合常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