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杀局Ⅱ:天刑劫_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3/4页)

己遭受灭顶之灾?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自己真的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吗?

    一时间,萧君默的内心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之中。

    许久,他才轻轻说了一句:“这几天,咱们还是先养伤吧,明天再去找找你爹他们,这事过后再说。”

    楚离桑见他就是不肯应承,颇感无奈,旋即想到了什么:“对了,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天刑盟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又有那么多分舵,各个分舵也不知道传了多少代,现如今各分舵到底在什么地方?它们的舵主是谁?不管谁来当盟主,总得掌握这些机密,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可这些机密又藏在什么地方?”

    萧君默眉头微蹙:“我想,这些机密应该就藏在《兰亭序》里面。”

    “可《兰亭序》咱们不是看过了吗,除了那二十个写法各异的‘之’字,就是一幅很寻常的字帖,什么都没有啊!”

    萧君默想了想,从包袱中取出那只黑色帙袋,又小心翼翼地拿出《兰亭序》法帖,然后缓缓展开,再一次仔细端详了起来。楚离桑也凑到他身边,一块凝神细看。

    《兰亭序》三百二十四个字、二十八行,在他们面前一览无余。

    可是,看了许久,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萧君默下意识地把字帖往火堆靠近了一些,楚离桑赶紧道:“别太近,小心烧着。”

    忽然,萧君默想起了取出《兰亭序》那天的一个细节。他记得,辩才刚一从铜函中拿出黑色帙袋,便叫众人把火拿开一些,当时萧君默并未多想,以为他就是怕烧着了法帖,可现在萧君默不禁怀疑:辩才是不是有别的用意?

    换言之,隐藏在《兰亭序》里面的最后这个秘密,会不会与火有关?

    这么想着,萧君默又故意往火堆靠近,洞里有风吹过,一条火舌蹿了一下,差点烧着法帖的底部绢帛。楚离桑一声惊叫,慌忙把他的手拉了回来:“你疯啦?靠那么近干吗?”

    萧君默蹙眉不语,将法帖拿开了一些,片刻后又凑了过去。

    “哎,你到底搞什么名堂?”楚离桑大惑不解。

    萧君默却置若罔闻,眼睛死死盯着面前这张略显发黄的蚕茧纸。忽然,他无声地笑了,因为他发现,在这卷法帖的字里行间,有某些细如发丝的褐色线条正若隐若现——只要把法帖靠近火堆,线条便明朗起来;一拿开,线条便又隐匿不见。

    准确地说,这些线条并不是无意义的东西,而是笔画,是构成一个个文字的笔画!

    “你听说过矾书吗?”萧君默微笑地看着楚离桑。

    楚离桑摇摇头,一脸懵懂。

    “就是用明矾水书写的隐形文字,平常看不见,遇到高温便会显形。”萧君默一边说着,一边把《兰亭序》法帖最大限度地靠近火堆。

    片刻后,楚离桑便惊讶地发现,在这卷法帖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地方,竟然慢慢浮现出一个个蝇头小楷写就的文字。

    至此,《兰亭序》真迹中隐藏的终极秘密,终于彻底暴露在二人面前。

    “这些用明矾水书写的隐形文字,正是《兰亭序》最核心的机密。”萧君默道。

    “那上面写着什么?”楚离桑眯着眼睛。那些蝇头小楷实在太小了,一时根本看不清是什么字。

    “还能是什么,自然是天刑盟的世系表了。”

    “世系表?”

    “对,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各分舵传承——哪个分舵在什么时间传给了什么人,以及某个时代主要在哪个地方活动,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也就是说,天刑盟一盟十九舵的所有机密,都相应记录在了《兰亭序》二十个‘之’字的旁边。”萧君默说着,指着法帖的某个地方,“你看,这个‘暮春之初’的‘之’,是第一个‘之’字,在它旁边,便记载着历任盟主的名字,其实也就是王羲之及其后世直系子孙的名字。”

    楚离桑靠近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写着“王羲之”“王徽之”“王桢之”“王翼之”“王法兴”等,最后一个名字是“王法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