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2/3页)

真和蔡四郎计较,叹息了几句,打发半夏回房休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裴英娘没把马氏的事告诉其他人,李治喜爱她,不表示会为她破例插手大理寺的刑讯,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让李治为难。

    她只能尽自己所能,为马氏安排周旋,看看能不能减轻她的罪责。

    一晃三五天过去,因为李治头风发作,启程去九成宫的计划一推再推。

    太子李弘提出要亲自侍奉汤药,被武皇后回绝了。

    李弘不满武皇后的独断专行,当面顶撞武皇后。母子俩短短几天之内,多次发生争执。

    东宫属臣鼓动朝臣上书,劝谏武皇后放权给太子。

    这其中,自然属裴拾遗蹦跶得最起劲。

    虽然武皇后和李弘在李治面前很默契地保持平和,偶尔还笑谈几句,但李治还是敏感地察觉出母子俩之间的暗涌。

    与此同时,大理寺对马氏的审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天裴英娘陪李治用过午膳,等李治合眼睡下,独自出了含凉殿。

    东廊楼宇空阔,凉风习习。

    她站在栏杆前吹风,凉风裹挟着花草香气鼓满她的衣袖,简直有飘飘欲仙之感。

    脚步声从东廊另一头响起,李旦风尘仆仆,为她带来马氏的消息。

    罪名已经定下了,只等最后的判决。

    李旦试着安慰裴英娘,“通轨坊的街坊近邻愿意为马氏作证,按照刑律,马氏没有性命之忧。”

    深知李旦性子沉闷,只会实话实说,不会说些空话来哄劝自己,裴英娘勉强笑了一下。

    她很感激李旦的理解和帮助,他是天潢贵胄,奴仆在他眼中,只有可以信任的和不值得信任的之分,奴仆的是非,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观念而轻视她的做法,默默帮她来回奔忙,让她可以为马氏尽一点心意。

    裴英娘站在廊檐下,看着远处太液池金光潋滟的池水,怅然道:“马娘子是个好人,如果她当年嫁的是个好郎君,现在肯定过得很和美。”

    即使马氏嫁的郎君只是个碌碌无为的田舍汉,也比摊上一个赌徒丈夫强。她会和丈夫举案齐眉,儿女绕膝,安稳度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即使有裴英娘赠予的银钱傍身,有张氏时不时照应,马氏还是拿胡搅蛮缠的丈夫没有办法,只能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断绝后患。

    裴英娘不免想到阿娘褚氏身上,阿娘和阿耶自小青梅竹马,脾性相投,又是门当户对的世交,然而成婚后,两人还是以悲剧收场。

    她眉头紧皱:嫁人这么麻烦,以后干脆不出嫁好了!建一座道观,出家当女道士去。快活逍遥,还不耽误养面首。

    裴英娘脸上的愁苦神情让李旦轻轻蹙眉,他知道她少年早熟,但知道是一回事,看到她收起天真童趣,像个大人一样发愁,还是让他心里不舒服。

    以前是以前,现在她是他的meimei,应该和令月一样无忧无虑,尽情玩耍。

    他垂下眼眸,两指勾起裴英娘的下巴,略显粗鲁地揉揉她紧皱的眉心,看她露出迷茫又困扰的表情,像只刚出窝的小狸猫,眼底浮起一丝笑意,“多大的年纪,也学会伤春悲秋了?”

    马氏的遭遇,让裴英娘觉得伤心又愤怒,然而马氏确实失手杀了人,她无能为力。

    她正想好好感慨一下人生,忽然被李旦这么一打岔,就像xiele气的皮球一样,顿时蔫头耷脑,什么情绪都没了。

    傻呆呆站了半天,干巴巴嘟囔一句:“阿兄又不是女子,当然不明白我们女孩子的心事。”

    “越说越离谱了。”

    李旦松开手,敲敲裴英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