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节 (第2/3页)
一丝尴尬。 “你别忘了,我不是天家血脉,我生于市井。如果我没有进宫,那么我只是普普通通的裴家娘子,并非高贵的公主。”裴英娘郑重道,“你也一样,四郎,不管身份怎么变,你不该瞧不起市井百姓。” 李显可以不把黎民百姓当回事,裴英娘不能,因为她来自民间,体会过人间疾苦。她两辈子都是普通人,有点自私,有点懒散,不管世道如何,一心经营自己的小日子,不是什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圣贤,但至少应该对劳苦大众抱有基本的悲悯之心,因为她自己曾是其中一员。 蔡四郎显然不把老丈当回事,已经失却市井长大的平常心,变得冷漠而麻木。 马氏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裴英娘不希望看到他有朝一日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权贵鹰犬。他就像一头野狼,需要时常敲打,不然不知道他会养成什么性子。 蔡四郎双手握拳,紧紧咬牙,半天不说话,清秀的面孔腾地涨红一片,似乎很难为情。 知道愧疚,说明他不会忘本。 物极必反,裴英娘不想激起他的逆反之心,放轻声音,“好了,去英王府。” 东市往西走两坊之地,就是开化坊。 英王府门前熙熙攘攘,车马盈门。 裴英娘诧异道:“英王府在宴请宾客?” 李显不在,那宴客的主人只可能是英王妃赵观音了,她在宴请谁? 半天听不到回答,裴英娘心头疑惑,回头张望。 蔡四郎眼圈通红,神色隐忍,狭长凤眼里竟有泪花闪动! 看到她回头,他扭过脸,粗鲁地擦擦眼角,神情倔强。 裴英娘一时哑然,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轻叹一口气,柔声道:“我不是在责怪你,只是提醒你而已。四郎……你真敢掉眼泪的话,马上回观里去,让阿福出来替代你!” 这小子,十几岁了,怎么脾气这么大,说他几句,竟然敢哭! 蔡四郎低下头,沉声道:“我在市井流浪的时候,当过乞索儿,给富户帮过工,替酒肆扫马厩,干一天苦力活儿,只为了换一个蒸饼吃……我没有瞧不起人,只是担心那老丈纠缠不清,娘子没见过市井无赖,无赖们惯常装可怜讹诈钱财。” 他说话时,目光平静淡然,但语气分明带着委屈哀怨。 裴英娘看着蔡四郎发红的眼角,一阵头疼,青春期的少年郎,果然敏感。 回想起来,她刚进宫的时候,李旦正值年少,好像从来没见他失态过…… 不等裴英娘说什么,蔡四郎先自己敛了黯然神伤之态,拱手道:“娘子恕罪。” 他转身走到驮着李显的骏马前,示意左右扈从抬李显下马。 英王府的人认出李显,慌忙迎上前,“郎君可算回来了!大长公主问过七八遍了。” 蔡四郎和府中长史交谈几句,回到卷棚车旁,“前不久英王妃接大长公主到王府小住,今天大长公主广发帖子,宴请诸位宗室皇亲。英王和英王妃昨天起了争执,独自外出,王府派了十几个人出去寻他。” 原来是常乐大长公主宴客,怪不得排场这么大,看府门前等候的车马和豪奴,来赴宴的人应该全是王公贵族。常乐大长公主大病一场,几个月没出现在人前,刚刚病愈就迫不及待召集亲朋好友相聚,不愧是喜欢热闹、每宴必至的大长公主。 蔡四郎刚刚红了眼睛,说话带着一丝鼻音,“长史请娘子进府,英王妃想要当面向您道谢。” 裴英娘摇摇头,“回醴泉坊。” 她才不要进去看常乐大长公主的脸色。 蔡四郎垂首应是。 裴英娘犹豫了一会儿,决定先揭过老丈的事不提。 牛车刚刚调转方向,迎面行来几匹宝钿金鞍马。为首的男人高鼻深目,体格健壮,满脸络腮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