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节 (第1/2页)
忍冬带昭善去厨房,路上昭善问起昨天裴英娘回府的事,忍冬抿嘴笑,“公主多心了,郎君和娘子琴瑟和谐,并未生疏。” 昭善带着厨子和厨具回到公主府,李令月听说她回来,儿子也不管了,一迭声问她,“怎么样?见到英娘了吗?” 昭善笑答:“听相王府的婢女说……从下午到夜里,折腾了一天呢,王妃昨天连午饭都没吃。奴见过王妃,王妃精神焕发。” 最后四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李令月合掌笑,满意道:“很好。” 公主府的长史为她和薛绍准备了丰盛的接风宴,李旦更应该有所准备,英娘没吃午饭……说明李旦等不及。 这样才像小别的夫妻嘛! 这下她可以不用疑神疑鬼,胡乱猜疑李旦是不是变心了。 厨下把饭菜热了好几遍,李旦才悠悠醒转。 醒来就看到裴英娘笑盈盈的脸,秀眉杏眼,绿鬓朱颜。 她拢起床帐,把五彩丝穗香囊别进鎏金铜钩里,“阿兄,起来吃饭啦!” 这么快活,她真的一点都不害怕。 李旦不知不觉跟着她笑,心里被一种不知名的快乐装得满满的,揉揉她的发顶,小心翼翼避开发髻上的金玉珠花,想抱着她温存,她嫌弃他胡茬扎人,推他去净房洗漱刮脸。 他对着铜镜摸下巴,确定下颌光滑,转过屏风,猛地从背后搂住裴英娘,俯身使劲擦她的脸。 小十七竟然敢嫌弃他,他有点不高兴。 裴英娘笑个不停,转身,垫起脚,捧着李旦的脸,亲了又亲,一边亲了十几下,“够了吧?” 他不吭声。 裴英娘只好继续亲,亲着亲着主动含吻他的唇,亲到他差点失控。 她感觉到紧贴的身体明显的变化,赶紧撒手逃到侧间,扒着屏风探出半边身子,发间珠翠晃动,笑嘻嘻道:“阿兄,我真的不嫌弃你了,先吃饭!” 主食是御黄王母饭,烹羊rou鹿rou熊rou,淋漓的汤汁散发出馥郁的浓香。 两人对坐着吃饭,屋外传来冯德和一个男子说话的声音。 李令月又派人登门。 她今天要进宫拜见李治和武皇后,宫中为她的儿子预备了宴席,李弘病殁在前,不能大办,自家人吃一顿饭还是可以的。 李令月邀裴英娘一起去,她打算得好好的,届时趁着宴席上气氛好,应该可以消除李治和裴英娘之间的隔阂。 李旦执筷的动作停了一下,看着裴英娘,征询她的意见。 裴英娘毫不犹豫,摇摇头,“我不去。” 她肯定要见一见李治,当面问清楚一些事情,但绝不是现在。 长史回到公主府,禀告李令月,“相王说王妃旅途劳顿,今天就不进宫了。” 李令月皱眉。 薛崇胤午睡起来,裹了身花花绿绿的新衣裳,精神正好,咿咿呀呀了一阵,见没人理他,趴在乳母怀里哇哇大哭起来。 李令月整理好披帛,接过儿子,柔声安慰,揪他粉嘟嘟的脸,“还以为你会有点用处呢!” 有小家伙在,一家人说说笑笑的,阿父和英娘说不定就和好了,可惜英娘也生气了,不肯进宫。 一旁对着镜台整理衣冠的薛绍闻言失笑,哪有这样对自己儿子的?什么叫“有点用处”? 夫妻两人乘车,从建福门进宫,一路往北,宴席摆在武皇后居住的蓬莱殿。 薛崇胤的名字是李治亲自取的,他很疼爱第一个外孙,为了庆祝他的降生,大赦天下,还破例为襁褓中的小外孙封爵。 宴席上除了李旦夫妻,其他人都到了,李显和赵观音抱了李裹儿进宫,虽然李裹儿只是庶女,但是头一个孩子,总是格外受重视的。 李治一视同仁,让近侍把两个孩子抱到他的坐席前逗弄。 看李治似乎心情不错,李令月放下筷子,顺口提起裴英娘,“九成宫的饭食,到底不如京里的可口。我天天喝汤水,不觉得什么,英娘却是瘦了。” 席上安静下来。 李显咳了一声,低头吃菜,恨不能把脑袋伸进盛豆叶汤的莲花高足碗里。 太子妃房氏神色如常,太子李贤一杯接一杯吃酒,神情冷淡。 李治像是没有听见李令月的话,依旧俯身逗薛崇胤。 薛崇胤的小手握成拳头,对着他挥舞了几下。 他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温和慈爱,一如往昔。 李令月捏紧手里的犀角杯,琥珀色酒液微微晃荡。 第152章 七夕当日, 太子李贤奉李治之命, 聚集群臣, 赋诗宴饮。 是夜, 武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宫中女官于蓬莱殿乞巧,品尝当季时鲜瓜果, 观赏秋海棠、玉簪花、兰花、芙蓉花。 宫婢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比赛谁扎的花最漂亮,绣的纹样最精致, 拈针的技巧最稳当灵活。脱颖而出的宫婢,能得到武皇后当面夸赞。 裴英娘没有出席乞巧宫宴。 一个多月后的中秋佳节,宫中大摆筵席, 歌舞丝竹,通宵达旦,宗室皇亲俱都奉诏入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