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节 (第2/3页)
早刚醒,听到外面回廊里脚步纷杂。半夏和忍冬把一大捆赶制的夹缬、织金、印染彩幡搬到廊下,池边十几根翠竹竹竿,都是为竖彩幡准备的。 自然是李旦暗暗吩咐的,他容不得她有任何遗憾。 裴英娘坐在薰笼上,腿间盖着百花锦被,一手托腮,隔着半卷的珠帘凝望庭中猎猎飞扬的彩幡。 阿福蹑手蹑脚进房。 裴英娘屏退使女,只留下半夏在旁边煮茶。 阿福警惕地看一眼半夏。 裴英娘蹙眉,让半夏也出去,“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她已经得知马氏的死讯,大理寺向她通报此事时,连带说了蔡净尘的噩耗。 阿禄和府中其他人哭了一场,凑份子为蔡净尘办法事。 裴英娘不动声色,当着外人的面掉眼泪,心里却笃定,蔡净尘绝对没有死。 阿福走到茶炉前,拿起扇子扇风,用炉炭燃烧的声音作遮掩,一五一十说了蔡净尘改名换姓的事。 他怕书信被人截去,不敢轻易透露实情,唯有亲口当面说出,才最为稳妥。 忍耐几个月,他终于能说出真相。 第160章 朔风呼啸, 临近岁末, 连日几场大雪, 庭院白雪皑皑,山石楼阁掩映在冰雪之下,一片白茫茫中,回廊前垂挂的一串大红雄鸡报晓竹丝灯笼显得格外耀眼, 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这么一抹艳红。 桐奴跪坐在厅中煮茶。 红泥小火炉上支着银薰架, 揭开铜缶,茶汤滚沸,茶是煮给长史吃的,他吃不惯清茶, 茶汤里加了酥酪、胡椒、葱姜和盐巴,咕嘟嘟的水泡泛着肥腻的油星。 一名穿缺胯袍的健仆跪在桐奴身旁, “大王, 奴家主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行事, 请您务必兑现承诺。” 李旦收回凝望竹丝灯笼的视线,淡淡道, “这是派去括州的医者送回来的书信, 赵驸马暂时没有大碍。” 长史取出一封信笺, 递到健仆手中。 健仆接过信笺, 小心翼翼收进袖子里, 恭敬告退。 “郎君,太子得圣人指点,退守东宫, 静待时机,天后名不正言不顺,除了观望以外,别无他法。京中暂时不会再起风波。”长史捋一捋胡须,缓缓道。 桐奴放下银匙,斟满一杯浓茶,李旦微微蹙眉,喝惯清茶以后,总觉得茶汤的味道太过油腻。 长史却很欢喜,端起茶碗满饮一口,颇为惬意。 李旦手指微曲,轻轻叩响书案一角,平静道:“把明崇俨对二圣说的谶语全部宣扬出去。” 长史喝茶的动作顿了一下,面露诧异之色,“郎君,谶语一旦传出去,势必无可挽回,届时不止太子和英王焦头烂额,您也无法脱身,您真的打算好了?” 明崇俨说李贤面相刻薄,李显和祖父相像,李旦面相极贵……每一句,都会掀起轩然大波。 李旦抬眸,神情淡然,“不,重点不是我和英王,而是太子的身世。” 长史双眼微微一眯。 宫中一直有谣言说李贤并非武皇后亲子,而是武皇后的jiejie韩国夫人所生。 武皇后得知宫人们私底下猜测李贤的身世,没有刻意澄清,听之任之。 在她的默许之中,谣言流传得更快。 时至今日,李贤的生母究竟是谁,对武皇后没有丝毫影响。 谣言如果属实的话,李贤将会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人,如果大臣们都开始怀疑他的身世,肯定不敢真心辅佐他,他的太子地位岌岌可危。 武皇后性情刚硬,手段狠辣,怎么可能坐视私生庶子继承帝位?跟着李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