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2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5节 (第3/3页)

 天气炎热, 南面的屏风撤走了,风从庭院吹进房里,荷花香气扑鼻而来。

    李旦倚在窗前看书,抬起头,视线落在裴英娘手里的琉璃莲花杯上,看她喝完大半盏冰水里湃过的冷饮,抛下书册,伸手按住她,“别饮多了。”

    前些时候她夜里总睡得不踏实,小腹疼得厉害,在他怀里翻来覆去半个时辰才睡着,好了没几天,又忘了忌讳。

    半夏每天严防死守,盯着裴英娘不许她碰寒凉的吃食,听到李旦的话,猛地窜到她身边,板着脸,“娘子,冷饮伤身。”

    裴英娘轻笑,放下琉璃杯,“好了好了,我不吃了。”

    她真的是一时给忘了,天气热,看到冰凉的甜浆忍不住端起来就喝。

    等她放下杯子,李旦这才回答她的话:“总归要去的,我的伤还没好,你和我一起去,路上照顾我。”

    李治、武皇后和文武百官随后不久也要去洛阳,李旦是提前去张罗收拾行宫的,裴英娘和他一起出发,合情合理。

    她想了想,反正过不久李治他们都要去洛阳,早走晚走确实没什么分别。

    “可我不想坐车。”她挽起李旦的胳膊,对他眨眼睛,“阿兄,我骑马好不好?”

    从长安到洛阳的道路虽然保养良好,终究崎岖难走,一路颠过去,骨头都要散架,她宁愿骑马。

    李旦暂时不能骑马,奉御勒令他修养几个月,去洛阳的路上,他只能乘车。

    裴英娘怕他不高兴——他在车里坐着,她在外边纵马飞驰,这情景,想想都替李旦委屈。

    他嘴角轻轻一扯,揉揉她的脑袋,“随你。”

    她还小,因为嫁了他,不得不和他一起承受那么重的压力,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了,这次带她走远一点,让她随心所欲做她想做的事。

    他喜欢看她笑。

    裴英娘笑逐颜开,眼波四下里一扫,趁半夏和忍冬埋头收拾东西,张开双臂抱了抱李旦,“说好了,路上不许生气。”

    李旦拍拍她,“我什么时候生过你的气,嗯?”

    低下头,揪着她亲了好几下,笑了笑,手指缓缓摩挲她的樱唇。

    帘外响起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冯德重重咳嗽了两下。长史在外求见,有事情向李旦禀报。

    李旦出去了。

    裴英娘继续收拾行囊包袱。迁宫不同于小住,很可能住个几年不回来,她平时爱用的东西全都得打包带过去,私库里的部分藏宝也要换个地方。

    ※

    快到启程的日子了,裴英娘去蓬莱宫辞行。

    含凉殿四角风轮转动,凉爽宜人,李治看她一路走到内殿,热得满头细汗,拉她坐下吃西瓜。

    这几年,她的西瓜田慢慢扩大到万亩之广,西北方地广人稀,常常跑个几十里不见人烟村镇,不像土地肥沃的中原,寸土寸金,有土地河流的地方就有村落。刚好西北边的土质种不出粮食,栽种西瓜、倭瓜、葡萄之类的正合适,当地百姓纷纷效仿,跟着种西瓜,卖给经过的商队,换取粮食布帛。

    宫里的西瓜就是西瓜田那边进贡的。

    瓜瓤鲜红脆甜,切成整齐的小块,淋一层薄薄的蔗浆,这是时下流行的吃法。

    裴英娘吃完一碗西瓜,和李治说了些家常事,要走时,取出几柄洒金折扇,“阿父,您的字写得好,帮英娘题几个字吧。”

    长安城的折扇供不应求,工坊在赶制第三批,这回去洛阳,正好用折扇试试洛阳那边的行情。她借身份之便,陆陆续续从几位阁老、尚书、御史那里求来真迹,加上李治、李旦的,洛阳的贵妇人们再清高傲物,总不能不买圣人和朝中阁老的面子吧?

    李治看到裴英娘拿出来的折扇,爱不释手,他之前得了几把,和今天看到的不一样。

    裴英娘叹口气,眼睁睁看着王寿永风卷残云般搜刮走她带来的折扇,小声嘀咕,“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治手执折扇,手腕一翻,敲她的脑壳,“连我都敢打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