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2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节 (第3/3页)

   有胆子冒犯她,就要做好承受她怒火的准备。

    冯德和阿禄双管齐下,从两位美人着手调查,很快顺藤摸瓜,摸清留守上阳宫的宫人们之间的派系。

    几位年长的老人收受世家们的贿赂,帮着美人疏通关系,各宫各殿都有他们的人,看守院门的,厨下烧火的,伺弄园子里花花草草的,只要使钱,什么事都好办。

    他们没怎么把裴英娘放在眼里,区区王妃,敢任意调动上阳宫的宫人?

    裴英娘敢。

    不仅要调动,还得驱逐一批,关押一批,责罚一批,杀鸡儆猴的动静太小,她要整座皇城的宫人都战战兢兢。

    听完阿禄的禀报,她眼珠一转,“都抓了,有确凿证据的按律处置,其他有嫌疑的也不能放过。每十人列为一组,互相监督,今后有不守规矩的,旁人可以告发,告发者有奖赏,诬告者立刻逐出宫去。”

    阿禄答应一声,出去照办。

    冯德不像阿禄那么盲从,明白裴英娘的意思,心口狂跳。

    掌管宫闱,应当宽严并济,松弛有度,娘子在长安时做得很好,到了洛阳,怎么忽然严苛起来?

    他怕裴英娘怒火中烧才会失了分寸,试探着劝:“娘子,宫中人口众多,并非一时三刻就能梳理清楚的,须得从长计议。”

    裴英娘摇摇头,说:“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不必再劝我了。”

    冯德毕竟是宫里出来的,猜出大概,心神一凛,恭敬道:“是奴多嘴了。”

    原来娘子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打算,步步为营。

    ※

    长史经过园子的时候,闻到一股十分清新的花香,回头四顾,发现原来是墙角的几丛兰花开了。

    绿叶白花,姿态优雅,清香阵阵。

    他刚在花池子前站了一会儿,旁边呲溜钻出一个穿短袍阔腿裤的小宫人,“长史有什么吩咐?”

    长史微微一笑,抬脚走开。

    才几天的工夫,宫中各处焕然一新,宫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他们刚到洛阳时完全不一样。年轻宫人们来来往往,有条不紊地忙活各自的差事,偶尔有人说说笑笑,看到长史等人经过,远远地点头致意,不会太热情,也不会太冷淡。

    幕僚们还在讨论怎么收服洛阳本地的势力,王妃引蛇出洞,已经把整座上阳宫拢在手心里。

    可以说,上阳宫的每一个角落,到处是她的眼线。

    这样的雷厉风行,让幕僚们震惊了好些天。

    没人再提如何应对洛阳世家的巴结,因为他们一个个比泥鳅还滑不溜秋,知道美色没法打动李旦,全部转而讨好王妃去了。

    有人私底下找长史商议,要不要劝一劝李旦,“王妃毕竟姓武。”

    长史想了一夜后,斥责那位交好多年的友人,“王妃蕙质兰心,郎主能得此贤内助,我们应该庆幸才是,怎可疑神疑鬼?你意欲挑拨郎君和王妃,是何居心?你若是寻得明主,趁早说明,另请高就便是!”

    那人惊出一身冷汗,告罪不迭,此后不敢再提王妃是武姓的事。

    长史以前也担忧过,但他更多的是担忧李旦用情太深,耽误大事,而不是防备裴英娘。

    王妃确实姓武,可王妃以前还姓过李呢!她姓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王妃样样事都为郎主考虑。

    她身边的人无不屹立在权力巅峰,一般人早就因为权势熏心而变得目中无人,王妃却能始终保持清醒,从没有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劝郎君争权。

    长史捋一捋胡须,暗暗道:郎君要安逸,王妃便蛰伏,郎君要权力,王妃果断出手,既有小儿女难舍难分的缱绻情态,该干脆的时候又能狠得下心,这样的贤内助,也不知郎主究竟是怎么骗到手的。

    郎主瞧着古板,挑娘子的眼光怎么这么准?而且下手又快又狠,众人还没觉察出味儿来,他就把人娶回家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