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节 (第3/3页)
。 说话间,大船驶进码头,渐渐靠近栈桥。 今天为了迎接将士们,其他商船都要靠后,等他们上岸后,那些商船才能靠岸。 隔着朦胧的柳烟和水雾,一片嗡嗡响,岸边人头攒动,喧闹声不绝于耳。 裴宰相领着官员们迎上前。 ※ “真热闹。” 岸边一处阁楼上,头梳抛家髻,簪牡丹纹玉背梳、身穿锦襦罗裙的女郎斜倚窗栏,眺望不远处被人潮挤得水泄不通的码头。 “娘子,您看像吗?”阿福两手搭在额上,指着船头上的青年,“我怎么又觉得不像了呢?” 裴英娘嘴角轻轻抽了一下,都到这个时候了,阿福竟然还在纠结武承新是不是蔡净尘。 之前只是猜测,现在亲眼看到,她可以确定,武承新绝对是蔡净尘。 虽然他脸上那道刀疤不见了。 他杀了李敬业和他的同伙数十人,掘开大堤淹死叛军数万,十万叛军一半死在他手上,一半四野溃逃。 骆宾王的《讨武氏檄》振聋发聩,鼓舞士气,读来让人同仇敌忾,热血沸腾。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正规军队的对手。 她合上纱帘,把码头上的人声挡在帘外,问阿福:“打听清楚了吗?” 阿福啊一声,回头垂首,答道:“打听清楚了,太平公主不住在皇城,她和驸马薛三郎一道,住在敦厚坊的公主府,和北市离得很近。” “嗯。”裴英娘手里拈了一朵花枝,暮春时节百花盛开,洛阳的街头坊间,随处可以看到提篮卖花的老妪。 她抽出一张丝帕,缠到杏花花枝上,“送去公主府。” 阿福弯腰走到她面前,接过花枝,“是。” 第206章 李令月见到裴英娘时, 先是惊喜,然后是惊恐。 她看到杏花上缠着的丝帕, 认出是裴英娘的——她们姐妹俩小时候一起玩耍, 有很多姐妹之间的小秘密,一看到丝帕上的特殊记号她就明白了。 打发走送杏花的人, 她按耐住激动, 等裴英娘的人上门来——结果等到的竟然是本人! 别人看不出来, 她一眼就能认出上门拜访的女冠就是小十七! 李令月激动得要跳起来了,不过房里不止她一个人, 她咳嗽一声, 端起茶盅喝口茶, 装模作样道:“我近日拜读经文,有很多疑惑的地方, 特意请女冠前来解惑, 女冠一路辛苦了。” 身穿浅色袍衫,头戴团窠联珠花树对鹿纹锦帽的女道士向她微微颔首。垂纱遮掩,看不出面容, 声音听起来沉重粗哑,“能为公主解惑, 不甚荣幸。” 她身后两个做道士打扮的小童也跟着奉承李令月。 房里的使女们暗道可惜, 看女冠走路时的身姿形态,她们以为面纱下的面孔一定貌若仙姝,谁知声音竟然如此难听,只怕容貌也不如何, 不过是外边瞧着好看罢了。 难怪要用帷帽遮住脸,到了公主面前都不肯摘帽。 看到裴英娘故意装出谄媚之态,李令月差点喷笑,耐住性子说了几句场面话,她斥退房中婢女,把一脸茫然的薛绍也赶走了,拉下帘帐,推着裴英娘走到内室,“你不要命了!被人发现怎么办?” 裴英娘掀开帷帽垂纱,一甩拂尘,捏了个手势,眨眨眼睛,“阿姊放心,我以女道士的身份行走,出入必定以帷帽遮住全身,没人认得出来。” 其实认出来问题也不大,就说是仙女下凡了,然后趁乱躲进人群就成。 这些时日,各地已经传出不下数十起有关裴英娘的传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