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3节 (第2/2页)
女皇静静地注视着她。 裴英娘不喜欢正襟危坐,以前在含凉殿,她陪着李治的时候,喜欢偷懒盘腿坐,或者歪着坐,李治不管她,她的姿态放松随意。 但如果自己在场,她一定会坐得笔直端正。 女皇淡淡一笑,“上百人联名上书,劝朕改立太子,十七娘……你觉得如何?” 裴英娘敛容正色道:“糊涂。” 殿里侍立的宫婢被她这两个字吓了一跳,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女皇眼波淡扫。 上官璎珞会意,赶走宫婢,胆子这么小,哪配伺候陛下? “谁糊涂?”女皇扭头看着裴英娘,“你说的是武家人……还是朕?” 裴英娘不慌不忙道:“自然是武承嗣。”她顿了一下,缓缓道,“阿兄是母亲的亲生儿子,武承嗣只是母亲的从侄,血缘疏远,孰轻孰远,不言自明。” 女皇笑而不语。 裴英娘抿了抿唇,下定决心,接着道:“母亲,若是阿兄为太子,千秋万代之后,阿父和母亲仍然能受子孙祭祀,如果母亲改立武承嗣……年年寒食,阿父无人供奉,若敖鬼馁,亡灵是不是会化作孤魂野鬼?母亲,您忍心看阿父去和其他野鬼争食么?” 女皇脸上的笑容霎时凝结成隐忍的怒火,山雨欲来。 作者有话要说: ~~~~~~~~~~~~~~~~~~~~~~~~~~ 不暗自揣测武则天的想法,单单从历史史实上来看,她犹豫过册立太子的事,但最终认识到还是要还政于唐,不过因为老有人打着李显、李旦的口号叛乱,所以武则天狠狠压制自己的儿子,但个人认为她应该很早就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 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有本书说武承嗣是因为当不上太子,抑郁加上生病气死的,觉得有点搞笑。 ~~~~~~~~~~~~~~~~~~~~~~~~~~ 第209章 女皇知道裴英娘一定会劝说她维护李旦的嗣子地位,但是她没有想到裴英娘的理由是李治恐怕将落到无人供奉的境地。 和野鬼争食……光是想想, 就可能会让她夜不能寐……先帝自小娇养在太宗身侧, 天之骄子, 没受过任何磨难,他生前是帝王,死后怎能受那样的委屈…… 皇帝坐拥天下,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都爱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昔日汉武帝如此,太宗也如此。 李治却不信这些, 时不时有婆罗门神医和各地方士向他进献修仙之术, 他一概不信, 命人逐走方士,不许他们再踏进大明宫一步,笑言:“世上若真的有长生不死之人, 古往今来,怎么从未有人亲眼见过?” 他看淡生死, 常年卧病, 也没有失去平常心, 连丧葬之事都要求一切从简。 女皇没有照办,她命李旦主持工程, 征集了数十万役夫和军士挖开山腹,修建乾陵,修成的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死后如何……她不在乎, 但是她不能让李治如裴英娘所说,若敖鬼馁…… 女皇丢开看到一半的奏本,似笑非笑,“十七娘,你总是能把国事变成家事。” 裴英娘肃容,行了个郑重的稽首礼,额头叩得通红,“母亲……对我来说,这就是家事,我没有您的雄心壮志,我只关心我的家人。” “家人?”女皇笑了一下,饱含嘲讽。 裴英娘眼眸微垂,没有因为女皇笑声中的不屑而变色。 女皇沉默了一瞬,“十七娘,你恨朕吗?” 她的儿子们都恨她,世家显贵恨她,皇室宗亲恨她,全天下的男人们都恨她,恨她竟然敢以女子之身称帝临朝,无情践踏他们的尊严。 裴英娘抬起眼帘,“母亲,当年是您把我带进宫的,我不恨您。” 八岁的小娘子,即使心智成熟,逃出裴家,就真的能从此海阔天空了?不过是绝望之下孤注一掷而已。 没有父兄族人庇护,没有母亲接应,官府的人找到她,肯定会把她送回裴家,她是裴玄之的女儿,生死掌握在裴玄之的手上,八岁的她懂得很多道理,却无法保护自己。 风雪中她摔了一跤,遇上人到中年依然风韵犹存的女皇,自此踏入深宫。 女皇笑着看裴英娘一眼,道:“只因为朕救过你?” 这些天,数不清的人围着她谗言奉承,言语中满是对她的仰慕尊崇,裴英娘不说敬仰,只论旧情? 她当初带她进宫可不是因为同情,完全是利用而已。 裴英娘一摊手,坦率道:“母亲的恩德,我一直记在心里。” “即使我想拿你去换执失云渐的忠心?”女皇抽出一本薄薄的绢书,“他听说你还活着,似乎没有死心。” 突厥复辟,执失云渐镇守草原,无暇南下。女皇其实也不想召他回来,她需要一个会打仗、能挡住西北游牧部落南侵的将领,这个将领最好为他所用,和宗室势同水火,不会打着扶持宗室的旗号领兵叛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