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节 (第2/3页)
娘子害羞,这种时候不喜欢她们靠得太近。 第二天,裴英娘醒来的时候,听到窗外风声雨声雷电声,雨势很大。 甘露台修建在台矶上,地势高,裴英娘喜欢支起窗户眺望风景,寝居特意挑了能看到风景的主殿。 虽然大雨滂沱,但天还是一点点亮起来,窗前闪烁着淡淡光斑,倒映出朦胧水光。 廊下种了芭蕉丛,雨珠打在芭蕉阔大的叶片上,淅淅沥沥一片脆响。 裴英娘在枕上翻了个身,滚进李旦的怀抱里蹭几下,“阿兄,落雨了。” 李旦也才刚醒来一会儿,没有起身,坚实的手臂紧紧揽住她,笑着答应一声,“嗯,落雨了。” 裴英娘听着雨声,感叹一句,“雨真大。” “是啊,雨很大。”李旦说。 完全没有意义的对话,但他们两人却觉得很好玩。 暴雨让天气陡然变得凉快起来,甚至有点冷,裴英娘拉紧薄被,往李旦怀里拱。 李旦拈起一束她散开来的长发,昨晚她躺在海棠红衾被间,浑身雪腻香肌,绸缎似的黑发铺满半张床榻,出了一身细汗,眉间紧蹙,眼角含泪,每一声喘息都像带了钩子,美得动人心魄。 小十七长大了,该丰满的地方越来越丰满,宽袍大袖也藏不住凹凸的曲线。 果实成熟,滋味甘美。 他脑海里浮现出她承受不住时欲拒还迎,似乎想要挣脱,又紧紧缠着他的样子,娇艳柔弱中带着无尽的妩媚,不由得口干舌燥。 裴英娘无知无觉,依然紧紧扒着他。 李旦半天没听到她说话,垂眸一看,发现她又睡着了。 他笑了一下,侧过脸吻她的眉心,好好睡吧。 因为天气变凉,朝食从清风饭和冷淘换成鸭花汤饼。 吃过朝食,裴英娘吩咐半夏铺纸磨墨。 外边的雨势小了些,宫婢将书案抬到长廊下,拢起竹帘,烧一炉四叶饼子香,香气清芬。 万丈雨帘悬挂,裴英娘沉思半晌后,伏案书写计划书。 逃户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治理得好的话,把逃户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不会危及社稷安危。 倘若不能有效遏制逃户的规模,那么可能会酿成大祸。 前不久剑南的商队写信告诉裴英娘,剑南出现大批逃户,逃户们居无定所,三餐无继,组成光火贼,抢劫过路商队,给商队带来很大的损失。 在女皇登基以前,社会矛盾并未激化,逃户数量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女皇登基以后,逃户问题越来越严重。 逃户历来有之。 他们流离失所,有些躲进豪强庄园或者寺庙道观,有些则干脆落草为寇,烧杀抢掠。 农民们投靠地主豪强,躲入豪强们的庄园中,租赁庄园的土地房屋种子,实质上从民户变为豪强的私人奴仆,借以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因为女皇抑制道教,大力扶植佛教,各地州府兴建庙宇,权贵世家们争相供养,寺庙经济极为发达。 因此寺院中也藏有大批逃户。 僧道有不纳赋的特权,寺庙道观在本身拥有的庄田园林之外,还依靠各种手段大肆侵占周围老百姓的田地,由知客僧代为管理,开设邸店、货栈,经营生意,获利颇丰。 逃户们依附寺庙,甘为奴婢,或者租赁寺庙的土地务农,也可以借其庇护逃避赋税徭役。 有逃户选择应召朝廷募兵,或者从事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