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2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7节 (第3/3页)

裴英娘眼珠一转,“送乌龟好了,乌龟长寿,好养活。”

    乌龟的象征意义也很适合送给属国。

    薛绍觉得裴英娘笑得古怪,显然没安好心,摇头失笑。

    最后还真送了乌龟。

    据说日本使臣很满意,特意写了篇《获龟赋》感谢上国的慷慨馈赠。

    他们当然满意,随船运回日本的,除了大批精美的丝绸、瓷器,手工制品,各种书籍、佛经,记载中原律令制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农业生产方式等先进文化的典籍,还有饱读诗书,将中原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熟记于心的人才。

    与此同时,裴英娘从日本换来的银子也一船一船运回港口。

    民间交易基本不用银子,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大宗贸易可以用银子结算。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胡人接受银子作为支付手段,裴英娘投其所好,和中亚各国进行商贸往来时,基本上用的是银子。

    反正还会赚回来。

    最近老有人找裴英娘借钱。

    一开始是裴宰相。

    那天她陪女皇参加延安大长公主府中举行的赏花宴——千金大长公主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把狗腿谄媚进行到底,强烈要求认女皇当干妈,女皇欣然应允,改封她为延安大长公主,赐武姓。

    裴英娘和大长公主成了同辈。

    秋天的赏花宴,主题是各地的珍奇菊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郑六娘喜欢菊花,拉着裴英娘,一一介绍各种菊花的品种和独特之处。

    这时裴宰相走过来,捋一捋胡须,想和裴英娘“借一步”说话。

    他想借一百万钱。

    一百万钱也才一百七十两金子左右,并不算多,裴英娘没有多想,答应下来。

    接着张宰相,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侍郎,谏议大夫,越来越多的朝臣找她借钱。

    数额有大有小,甚至有人只借几万钱——只够买一匹马。

    裴英娘一面让阿禄去调查原因,一面和李旦说了朝臣找她借钱的事,问他:“阿兄,朝堂上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怪事?”

    秋日天高气爽,早起宫婢卸下槅窗,风从外面吹进侧间,凉爽宜人。

    裴英娘坐在梳洗床里,李旦站在地下,帮她梳头发,今天是初八,他不上朝。

    “没什么,他们只是想借机讨好你。”李旦拈起一对树叶形簪牡丹花银簪子,为裴英娘戴上,心里想着是不是该让宫人给她打制些新首饰,快出孝了,她可以装扮得富贵喜气一点。

    听李旦口气轻松,裴英娘放下心来,她就怕自己一时不注意,给他添麻烦。

    女皇对她的态度很微妙。

    出入宫廷,女皇点名要她陪伴,召见三省高官时,从不忌避她,还要她留在一边帮忙起草诏书。

    前几天女皇甚至命她换上男装,带她去上朝。

    女皇已经顺利登基,李唐宗室杀得差不多了,社会安定,民户繁衍,经济发展,寒门出身的文士们逐渐崭露头角,她稳坐江山,运筹帷幄,不再肆意屠杀同情宗室的大臣。

    武承嗣似乎意识到女皇不会册立他为太子,消停了不少。

    朝臣们也反应过来了,所以陆陆续续找裴英娘套近乎。李旦毕竟身份敏感,贸然靠近他会惹怒女皇。太子妃不一样,她死而复生,是女皇登基的祥瑞之兆,和女皇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女皇一直没有提改姓的事,说明短时间内不会动太子妃。

    既然非要找一个武家人来讨好,为什么不干脆讨好太子妃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