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节 (第1/2页)
回到教室,发完语文试卷,同学也已经到齐,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讨论成绩。 同桌问她:“林软,你语文这次多少?” “132.” “这么高?!”同桌瞪大眼睛,“快把你试卷借我看看。” 语文数学和文综试卷都发下来了,同桌看着林软试卷,帮她算分数,不禁感叹道:“林软,你这次考得好好啊,你英语要是能考110的话,总分都有630了诶,630……南大星大都够了吧!” 班上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过来问林软分数,大家正算着班上第一应该是谁,总分表就先于英语试卷发下来了。 林软还没去看,李晓薇前线就已发来线报:“软软,你第一!我们班第一!” 林软一怔。 她快步上前,挤进人群里看成绩表,排在最前头的确实是她的名字,总分638,年级排名54. 那种感觉,林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她的人生里,很少有机会站在最前面被众人关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平庸,心里总想着,不是最差的就好。 她从来就没有好胜心,也没有怎么体验过拿第一的滋味。 猛然体验一把,竟然有些晕乎乎的,她知道这是事实,却又有点不敢相信。 好一会儿,她拍下成绩表,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发给周漾看一看。 没想到很快周漾就发回一个视频通话的请求,林软犹豫了下,去走廊上接通。 周漾那边是帝都大学,有集训队的老师在带他们参观,阳光投射在帝都大学校名上,晃眼得很。 两人没多聊,通话结束时只听周漾说,他不一定赶得上高考回来了。 听到这话,林软面上不显,心里却是一紧。 她想起高一结束时的那个暑假,她在马尔代夫的海滩上,也是和周漾视频聊天。 忽然想起了什么,她倚在栏杆边,回翻照片。 很快,她就依着时间顺序找到那张沙滩字迹。 林软喜欢周漾。 六个字。 漾字笔画很多,结构紧密,写在湿软的沙地上,糊成一团。 她想了想,将其设为屏保。 片刻后似乎又觉得过于明目张胆,换了另外一张卡通图片。 *** 一模过后,学习节奏越发变快,时间越来越少,挂历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又即将再减一位。 大家看着三次模考的成绩,对自己的水平基本有了预估。 林软三次模考都在600分以上,过往五年,南城一本线最高停在578分未在前进。 而且近两年是逐渐递减的一个趋势,去年一本线不过550。 林软突然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离星城师大很近很近了,或许爆发一下,她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班主任在讲台上鼓舞大家:“大家不用太担心了,我们一中的模考试卷一般都是要高于高考难度的,尤其一模二模啊,那都要难不少。大家放平心态,稳定发挥,没问题的啊。高考也没什么区别嘛,咱们每次考试都是模拟高考考场,而且我们就是在自己学校考试,考场大家都熟了,不用紧张。” “再说了,高考真题咱们也做了不少,知道是个什么水平,真的不用太紧张。心态稳住了,高考基本就胜利一半了。” 班主任的安慰也不知道讲台下的同学听进去多少。 天花板上的吊扇吱呀吱呀转动,四下一片寂静。 林软高考在林家是大事,近高考的几日,童芳芳放下手中所有公事,一心一意车接车送,不再让她住校,一日三餐都请了营养师合理搭配。 林软本人倒显得没那么紧张。 她还是在一遍遍过着那些很难记住的大段理论,翻错题集。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 童芳芳和林茂看她的状态,都放心不少。 只是很多个夜里,林软望着卧室里的一片漆黑,都辗转难眠。 为了提高英语成绩,她有段时间强迫自己看了很多英文电影,是反复的看,看一遍字幕带中文,看一遍纯英文字幕,再看一遍无字幕版本。 后来她觉得她的努力并没有体现在英语成绩中,遂放弃。 可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没有体现,至少她的听力还算不错。 初高中老师都放过一遍的《肖申克的救赎》后来她自己三刷了,别的没记住,倒是背下了那句经典台词:i guess it 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get busy living et busy dying. 她看的中文字幕翻译得很简单: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用在高考上那就是,要么金榜题名,要么名落孙山。 二选一的结果里,人能cao控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 高考那天是大艳阳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