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本纪_第1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4/5页)

幼弟的,便是生死杀伐。即便如此,在最终的最终,他也未再上前看最后一眼。

    就好比此刻,整个下葬期间,他也再未落一滴泪,亦独余沉默,只在下山时,再次被半路伸出的枝丫缠住了衣裳,这样的场景似隐隐经历过,极为相熟,却无论如何也重现不了。他发觉那不过是夭折枯死的桃枝,灼灼其华,于来年自无从期盼。

    然而,每逢春天,鸡笼山必经一场野火,那黑色的泥土中也必萌发新芽,虽然这和去之再无任何关联了。

    于是,在这一路,无论谁人一步三回首,无论谁人洒遍伤痛的眼泪,他且都未再有一次回头去看那身后的鸡笼山。

    第257章

    凤凰六年历经几月的东堂谋逆一案尘埃落定时, 霜露已降。主犯从犯皆身死伏法,其间所牵涉佛寺僧众、世家庄园僮客隐秘内情,随之布告天下,然大司马既已将乱党全部剔除, 便再无威胁之说。

    九月, 大尚书去职丁忧,时议已将大尚书此举视为脱离宦海前兆,大尚书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本是人尽皆知的一桩旧闻。即便无人明言,众人也可揣测的是,大尚书同大司马之间再如往昔一般毫无嫌隙,实乃痴人说梦,不过高山流水是否就成水尽鹅飞, 尚需光阴勘验。

    十月, 大司马府着手征辟属官等各项事宜。长史、主薄、记室、从事等加之仓、户、士、贼、兵、铠诸曹参军,如此之众,皆可由成去非亲自辟署, 时人所关注者也正在于此, 大司马并无沉浸悲痛的闲暇,往来于台阁、公府, 已成为他生活之全部,便是连那乌衣巷本家, 都罕见其身影。

    直到第一场雪降下, 寒冬悄无声息不觉而至, 大司马成去非方记起自己已一连六七日不曾归家,然长史一职迟迟未定,因长史实乃幕僚之长,非亲信者难能任之,在来回扫了数遍案几上所列名单之后,成去非仍是犹豫不决,一旁仍有几曹人选待选,他这些日子是有些疲倦,有一下没一下地叩了许久的案几,直到已被征辟为农曹主事的原河道监察步芳将大司农史青新送的水利舆图呈了上来。

    成去非挪了挪灯盏,烛光映着开春要新开的各处水渠,堵塞淤泥处被史青标注得一清二楚,看了半日,他点着舆图道:“届时你同大司农再商议,都水台那群人要拾掇起来,懒懒散散不像个样子。”

    步芳应声,抬首看他时,忽觉大司马越发沉静冷清,言辞也越发稀薄,有时一整日也不听他开口讲上三两句,不过点头目示而已,此刻吩咐下来,竟教步芳有几分不真实感,再去看他似乎也愈发清矍瘦削的轮廓,心中一时百味杂陈。

    “有个叫张子衡的,这个人,”成去非仰面想了想当日那人陈辞,遂道,“先跟着你做事罢,历练一段时日,看看到底怎么样,你如今掌着两曹事务,有些能自己拿主意的,不必事事回我,同司农府来往勤快些,有的事两两商议着来,史青手底下有几个好苗子,多栽培。”他慢慢卷起舆图,连日来步芳也未听他一气讲上这么些话,一面应着,一面上前帮忙。

    外头赵器顶着一身乱雪,在门口稍掸了两下方进得门来,被阁内的暖流一激,喉间竟平白冒出一缕痒意,忍着未咳,上前道:“有客来拜见大司马。”

    步芳见状,便施礼从一侧退了出去,赵器这才面露难色继续道:“是虞公子的从兄虞景兴公子。”

    成去非并未如赵器所想那般惊诧,只点了点头:“请他进来。”

    自虞归尘重入仕途,虞家虞景兴便离开中枢,出世隐于野,务聚敛,营货殖,一时为江左巨富。虞景兴为官时才能过人,处世动静有度,应付裕如,且出手豪阔,好施不吝,难能可贵者,则在于虞景兴结交不避出身,资助者中不乏寒门子弟,此举于一干四姓子弟间确可算特立独行。然其父虽与大司徒亦为从兄弟之亲,却因好儒而与大司徒素不和睦,多受排挤,虞家这一支便自渐势衰,虞景兴也应父亲之命,辞官归隐,然虞景兴私下同虞归尘二人却并无龃龉,来往未断,今日忽来拜访,成去非大约也猜得到一二,上游尚有虞凤池在湘州经营,然中枢虞氏遽然空出两处要职,一时庙堂无人,家门不幸,子弟自当挺身而出,这个道理,同为世家子出身的成去非,亦不难理解,何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