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3/4页)
洞xue。 外面的天,并没有亮透。 灰蒙蒙的一片天,还停留在黎明拂晓之前的半黑暗状态。雨已经彻底停了,凉爽的空气混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好不惬意!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虽说现在的天还没亮透,但周围的事物已经基本能辨清。 我们确定了昨晚那大猴子不在附近后,便继续持枪警戒,等待察看地图的黄班长做好图上准备。 旗娃倒很准时,一分钟不到,就提着裤子从洞xue里走了出来。待黄班长确定好了方位,我们就爬坡入林,继续赶路了。 果不其然,雨后的丛林,非常难走。松软的泥土,踩一脚就会把鞋子陷进去,然后再抬脚的时候,鞋底已是附上了厚厚一坨泥。倒不是说怕脏,是因为这样的路面走起来耗时不说,又非常的耗费体力。因为粘附在鞋底上的泥,会越积越多。 而灌注了雨水的山坡,又湿滑无比。山坡上多苔藓,多湿泥,一不注意就会在坡头上跌他一跤。 恐怕今天的腿脚,又要多受不少罪了。 树上的枝叶,还残留有很多雨水,我们积接了一些下来,用作洗脸。浸凉的雨水敷面,也是提人心神,惬意得很。经过一夜的雨水冲刷,初醒的越南丛林,寂静宜人,凉爽无比。随着天色的渐渐变亮,能看到远处的雾气荡漾在峰峦高山之间,浮沉于密林繁叶之上。 百雾满川,如浪波起伏。山雾一浮一沉,时收时紧,翕张有序,好不迷人! 而我们自己,也就穿梭在这些雾气里。尽管脚下的软泥滑路惹人心烦,但站在山腰间,探向远处雾气缭绕的群山的那一刻,我仍然觉得这片丛林美如仙境。 如果这片土地一直都是那么凉爽,一直都能保持这般美景,那该多好! 但这仅仅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雄壮的朝阳,随着六人脚下的一步又一步,渐渐抬上了地平线,升到了头顶。接着,那刺人的阳光,在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中,又射穿了雾气,往这越南丛林里,源源不断的注入热量。 雾气散开,烈阳炙地。 侦察面罩盖在头上,很快就捂出了汗。一头的热汗告诉我,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熟悉的越南丛林,又回来了。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血窟窿 昨晚的降雨不止让脚下的泥土起了变化,一路上,能看到好多冲垮的山坡,以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滚滚急流。试想,假如昨晚我们没有睡在安稳的洞xue里,而是暴露在这荒郊野岭,那恐怕会带来不少的麻烦。 而那些突如其来的、带有规模的山洪泥石流,还不仅仅是带来麻烦那么简单。它们还会夺走性命。 这样一想的话,昨晚那只大猴子无窝可睡,一定过得很惨。我们作为侵略者,用“武力”迫使它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弱的怕强的,强的怕更强的,更强的敌不过有智慧的。 行至一道石坡之前,一条混合着黄尘泥沙的急流,由光滑的石坡上冲下,气势磅礴的横亘在我们面前,挡住我们的去路。急流很宽,也很急,应该是一条被暴雨注入了流量的小溪。溪流不仅急,并且还时不时的冲下大块的断木,很是危险。 这种危险我们自然不会去淌,无奈之下,只好顺着溪流而下,绕路而走。虽然太阳已经升起,但这条溪水仍还是没有减流的趋势。溪水在树林里哗哗啦啦的响,欢快得有些过了头,六个人顺着急流左拐右拐,却还是未能跨越过它。 与其这样浪费脚力,还不如坐着等它歇息下来。因为溪流挡着了我们的预定路线,现在已经随它绕了一大截路,偏移了路线不少。而现在烈日当头,早已停止了降水,溪流的欢快总有停下来的那一刻。于是,黄班长就让我们就地休息,等这溪流的劲头降下来再通过。 趁着这个时间,我们就集了些雨水进水壶。邓鸿超蹲在岩边,取下侦察面罩,戴上眼镜,脑袋左转右转,探个不停。我问他在找什么,他答,还在想着昨晚那个野人,也就是大猴子。 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