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记事:密林诡境_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2/3页)

天的洞顶,拱立在咱们上方,气势甚足。而洞厅仿似巨大无边,往里延伸的部分时明时暗,说不清楚有多大。

    而脚下这一滩浅水,一路蔓延,越生越宽,我又发现,农家的鱼塘已经不可以和它相比较了。那面积,估计要好几个生产队的鱼塘拼凑起来,才有比较的条件。

    在洞厅里往前蔓延的浅水滩,一路闪着水光,越发明亮。顺前一看,浅水滩的尽头竟还闪着波光粼粼的一片——一道直直的光柱,斜射在水滩之上!

    有门儿!我猛眨着眼皮。

    有光柱射进来,就说明这洞里边儿有缺口!有缺口,就说不定有出口!其他四个人,也是一眼就看到了那斜射进洞的光柱。光柱如茫茫大海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去路。黄班长没有下令,四个人就默契的朝光柱调整着方向。与其说是默契,倒不如说是本能。

    天无绝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啊!

    浅水滩并没有附满整个洞厅的地面,它仅是呈一个椭圆长条形,一路往洞厅的右侧延去。在浅水滩的周围,积着泥沙,堆着碎石,那样子,竟还有点儿像断流的河床,也像河岸的沙石滩。

    五个人踢着浅水,走出了水滩,解放鞋踏上了松软的沙滩。

    事实上,尽管那道耀眼的光柱就斜立在前方,但充满魔幻气息的洞xue,仍让我们忍不住东瞧西盯。浅水滩旁,除了软沙细石之外,并不是一望无垠的空旷。洞顶有高挂的石笋,洞底也冒出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

    怪石有如盘卧巨龙,有如露齿猛虎,更如舞爪鬼豹。它们时而圆润如玉,时而尖锐如刀,嶙峋叠生,分散无序。更有异石,石面水光闪烁,像是有人在上面抹上了亮蜡,或是水滴石穿,石体多孔多洞,精美润生,该怕是世界上手艺最为精巧的手艺人打造而出!

    都说大自然鬼斧神工,这便是最好的诠释。

    前几年我回游边境,途经云南,逛过几次景区。当地zhengfu嗅到了这喀斯特地貌的商业价值,连连开发了好多这种“地洞奇观”。但逛了几次下来,我却觉得平淡无奇。因为最为精巧的地貌奇观,我早已在这越南无人区内见识过。

    但那时候的我,哪里逛过什么风景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景貌,让五个人都成了大观园里的刘姥姥,新奇又惊讶。原来除了宏观的一碧万倾,这些藏在洞里的乱石相生,也是一道微观的、独特的风景线呀。

    假如这里以后能被发现、能被开发,必定会成为一个火爆异常的风景区。我这几年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却迟迟没听到越南那边儿有动静。这口不大不小的天坑,想必还藏匿在那无人区中,鲜为世人所知。当然,这是后话了。

    我们继续说回来。就在五人朝着光柱而行,沿着水潭而走,逮着奇貌而望时,顶在队伍最前的王军英,却伸手示意我们停下来。

    大家以为是他察觉到了什么状况,立即刹住步子,低下身姿,举枪警戒。

    “你们过来看。”正想周围无动静时,前面的王军英说了一句。说着他就放下冲锋枪,右脚跪地,半蹲在泥滩上。

    话毕,后面的四个人纷纷围了过去。看着架势,王军英应该发现了什么东西。

    “咦,这啥?”弯下腰的旗娃,率先张开了疑惑的嘴巴。

    挤上身,低头一看,脚下的泥滩上果然有蹊跷。

    王军英发现的,是一个印在泥滩上的脚印。那泥滩上显眼的印迹,让我方才的兴奋感、赏阅感顿时消散——我之前看到人影儿,是真切的。并且,他就在这个洞里,还留下了脚印。

    可是,惊吓之余,诧异又涌出心头。因为那泥滩上的脚印,有些不对劲儿。

    我侧头歪脑,细盯楞看,怎么看都不对劲儿。不对,不对,我又不自觉的摇起了头,这他娘的根本不是人的脚印!

    明显的印迹显示,印上这道印子的脚板,只有三根脚趾头。我的意思不是说五根脚趾头只剩下三根,而是那怪异的脚板,本就生着三根脚趾头!

    “脚印?”邓鸿超眉头皱起,疑讶了一句。

    脚趾头后面的脚板形状,也跟正常人的完全不一样。那是一个类似于倒三角的形状,三根细长的脚趾头,就由倒三角伸出,构成了一个怪异无比的脚印。有些像鸭子的脚掌,但区别又很明显。

    最恐人的是,古怪的脚印奇大。

    “不会吧,这大的脚印?”旗娃伸出脚,在那怪异的脚印旁边比较了一下。

    旗娃个头大,脚板自然也不小。但这伸脚一比,他那双大脚,却像个缠过足一般的三寸金莲——泥滩上的脚印足足高出了他的脚尖六七厘米。

    “这他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