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节 (第3/3页)
拭着额头上的肿包,问话道:“各位领导,现在已经确定水路不通了,咱们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又往哪里走?” “这张大毛巾是杀掉了,但最大的问题还没解决呢!”他抬头看向头顶的树冠,哀叹着说,“咱们要怎么从这里走出去?” 不必他提醒,大家也知道这是目前面临的大问题。毛毯怪的出现,扰乱了我们的脱逃计划,也打散了我们最初目的。但如今险情已经解决,它对咱们来说,不过是一头“拦路虎”,而我们,要走的是整条路。杀了它,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了。 好不容易险象环生后,五个人还是困在这口天坑之中,最本质的问题,未得到任何解决。 这就像学生考试时填写试卷,为了节省时间,聪明的考生,都会将不会做的题先放到一边,继续往下答题。但等到最后完成试卷、身心一舒时,翻开前边儿的卷子一看,发现那道难题下面,仍然是空荡荡的一片。 并且这个问题,对我们五个人来说,难度不小。甚至可能没一个人答得出来。 以前总能听到“人定胜天”四个字,那是对本身力量的自信,有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藐视。但望着叶隙间的碧蓝天空,想着天坑边缘的陡崖峭壁,忆着之前寻路无果的焦灼,我又沉重的意识到,天险之下,咱们五个人所能做出的改变,微乎其微。 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兴许能胜过天,但势单力薄的五个人,恐怕只有被老天爷玩弄的份儿——水路不通,攀壁不成,我看啊,唯有给咱们变上一对翅膀,才能飞逃出这口该死的天坑! 好笑的是,在这件事情过去之后的许多年,有一次陪家人游玩,去到某地一个打着“天坑”旗号的景区。看到门票上那个图案,我就觉着似曾相识。果不其然,进入景区开辟的栈道、低头望见那巨坑绿渊、万丈垂崖后,我竟被这段记忆锁住了步子,不敢继续再迈步向下。 在天坑里面经历过的绝望,让我对大自然有了一股恐惧一般的敬畏感。由这件“景区止步”的糗事便可见一斑。 结果这时候,脚腕处忽然钻心的一疼。剧烈的疼痛让我不仅嘶声一叫,然后抬脚弯腰,寻找痛源。这突然的痛感,就类似于有人在用指甲掐rou,痛感区域很小,但力道很大,疼得揪心。 抬脚的过程中,我又感觉有东西在顺着脚腕往腿上爬。那毛毛的酥麻感告诉我,腿上应该爬进了什么虫子。果不其然,撩起裤腿一看,又是一只红褐色的大蚂蚁漫步在腿毛之间。 但比起刚才那只蚂蚁,这只的个头又大了不少。粗略一估,这红蚂蚁的长度跟冲锋枪的子弹差不多。子弹大小的蚂蚁,可以算是“蚂蚁王中王”了。脚杆随即一个蹬甩,将它抖甩下了地面。大个头的东西接二连三,见怪不怪,只是说,这蚂蚁竟然还会咬人,并且,咬起人来还真他娘的疼! “咋了?”旗娃看到我又是嘶叫又是抬腿的,便问了我一句。 “蚂蚁子,”我将裤腿撩得更高,“咬人还真他娘的疼!” 裤腿掀开,我找到了痛源。一道红红的,如针眼一般细的口印,出现在皮rou伤,不疼才怪呢。 “对了,我那一包的装备,还搁在堰塘旁边。”王军英还在与黄班长对话。 口印虽痛,但蚂蚁还不至于咬死人。我用身上那未干的湿水,往那红印上抹了抹,平缓了一下刺灼感。 王军英的意思,是先回潭水边,捡拾好装备,再做打算。这种想不出办法,拿不出主意的时候,就更不能待下来什么也不做。于是,咱们准备先回潭水再说。 “休息三分钟。”黄班长说。 死摊一片的毛毯怪也没啥好看的,况且这玩意儿还散发着一股臭鱼一般的腥臭味儿。我们回头走离了几步远,坐下来喝着水。 期间,黄班长翻出了任务地图,默声不语的盯看着。看着他那副眉头紧锁的困苦样,我似乎能猜到这位指战员的心绪。是啊,时间虽然在白白的流逝着,但任务的进度,却如陷进了泥沼,止步不前。 他一定很着急,也许比其他四个人都要着急。 但目前的情况又决定了,任务耽搁是必须的,我们没得选择。对我来讲,脱逃出天坑更为重要,任务完不成只是没有军功拿。但是逃不出天坑的话,就是性命不保。 虽然死里逃生不过才是一小时之前的事情,但经历了无谓的尝试后,我能感觉到,要走出这口天坑,光有时间可不行。 这口无声的天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呜吼的越军士兵更加让人绝望。至少,敌兵们看得见摸得着,如果在这底下找不到出路,那就是温水煮青蛙,杀人于无形。回想起之前的乐观,那简直是幼稚。因为除去天险之外,谁知道这天坑里头还住着什么鬼玩意儿? 那张毛毯怪,或许只是诡怪天坑里的冰山一角、九牛一毛——我又想起了蛇人,想起了大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