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记事:密林诡境_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节 (第3/4页)

躲在这儿啊,”旗娃正了正身姿,“要不躲回那潭水里面也成!”

    邓鸿超摇摇头,他指了指那炽热的火光说:“从化学的角度来讲,这燃起的火,就是一个化学反应式,需要木材加氧气,最后等出二氧化碳来。”

    “啥,啥?”旗娃有些听不懂,眉头即刻皱起,“烧出煤炭来?”

    邓鸿超这一提,我立即也想到了我那仅有的化学、物理常识。对,对,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竟然忽视了。竟然还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真是枉费了“知识青年”四字!

    黄班长沉默的注视着火光,没有插话。他应该也懂得这个道理。

    “就是说,”邓鸿超解释着,“这堆火,光是有木头的话燃不起来。还需要氧气。”

    “氧气?”旗娃挑了挑柳眉。跟这小子解释起书本知识来,着实费力。

    邓鸿超想了想,没组织好合适的语言,他索性换起大白话,直接说出结论:“反正这片树林要是烧起来了,咱们就没有呼吸的份儿了,那烟雾会把咱们呛死。”

    “蜡烛知道吧,大碗一扣上去,它就燃不起了。”我插了一句。燃烧需要氧气反应,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化学常识。

    旗娃看向我,又看回邓鸿超,一知半解的嘟囔着:“呛死?”

    “嗯。”邓鸿超说着又看回黑暗。

    “这不是事儿啊!”旗娃突然兴奋起来,他抓过背囊,在上面摁找着,“咱们不是装了一副防毒面具吗,戴上它,哪还能呛死呢!”

    “这玩意儿毒气都能挡,更别说呛人的青烟儿了!”他按着防毒面具袋说。

    防毒面具是上级要求配发的,一直捆挂在背囊下边儿。我甚至都忘记了这东西的存在。从配发下来那一刻我就不解,这碍事的玩意儿,究竟能有啥用处?咱又不去打什么毒气战。如今这没多少文化的旗娃,却把它当成了救命宝。

    邓鸿超没料到旗娃会这样说,一时间不知道又该作何解释。

    “这……这样不行的。”邓鸿超尴尬的一笑,有些无奈。

    “啥?不行?”旗娃不太相信,“但是——”

    “好了,别再乱支招了。”黄班长突然说,“该休息的就休息。我带张旗正先守第一岗。”

    旗娃见话被打断、自己的“救命稻草”也没了着落,只好悻悻的丢开背囊。

    “嗯。”旗娃点头。

    一番饭后交谈后,整个人的状态、整个队伍的气氛,都有所好转。但气氛还是不要松下来的好。情绪虽是好了点儿,但咱们的境地,可还是没半点好转。

    烟一抽完,这嘴巴就开始犯干。我又想起了缺水的问题,便问了他们一道。得到的回答是,大家手里的水也都是所剩无几,罄然空摇。饭可以暂时不吃,但水这玩意儿,在大夏天里可不能断缺。

    我提出找水的建议,便让旗娃和我一道,准备出去找水。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弯月

    但我们约定,不能走远,也不可往林子里面找。结合之前的经验来看,这边缘地带的岩壁处,很多地方都会渗出水液来。我们要是运气够好,也许走不了几步就能找到。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只能返回本营,挨他一晚上的渴。

    而应急方案,我们选择了手电筒作为交流工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交流方法,用光束作为交流方法,如果有情况,就用手掌在光束下遮闪两下,并反复两次,如果没有情况,就遮闪三下,也反复两次。而坐守营地的他们,也有相应的信号表示知会。

    一人挂好两个水壶,我举着手电筒,就带着旗娃,往篝火堆的右侧找了出去。

    “最迟五分钟。”黄班长叮嘱了一句,“五分钟没迹象,就回来。”

    一手拿电筒,一手拿手枪,我和旗娃渐渐走出了篝火的火光范围内。我已经做好了打算,虽然喉咙干涩难耐,口渴难忍,但只要路途间遇碰到任何一点儿不对劲,我俩就往回撤。经历了连连奇险之后,这多少有点儿“因噎费食”的意思,但是,宁可保身而错失金山,也不能因金山而丢弃安全。

    雄黄的味道传进鼻子里,几只蚊虫,脱离了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