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2/2页)
并不退缩。 “你真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过吗?还是仅仅是为了和爸爸mama赌气才去哗众取宠的?理理, 你小时候并不是这样子的, 那时候你非常听话。”甄校长的口气已经开始不耐。 他和梁教授都是一样的人,在外面涵养和脾气好到了极点,小时候每个人看到甄理,都会羡慕她有那样的父母。 但受人敬仰的两位家长,回到家里就完全变了个样子。 专制而独裁。 “你们要的只是个听话的傀儡。想要听话的乖小孩,我建议你俩生个二胎。”甄理犟道。 这通电话又是不欢而散,梁教授和甄校长的意思很明确,甄理必须断绝外面的一切,拿到博士答辩资格,才有资格再回到甄家,他们并不会因为今天是除夕,就愿意暂时撇开家庭矛盾而阖家团圆。 因为梁教授和甄校长已经脱离了低级需求——社交需求,而奔向自我实现的金字塔尖去了。 阖家团圆什么的,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更何况,年夜饭甄校长要去学校食堂陪那些留校不回家的同学吃。 甄理挂了电话之后,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痛快地哭了一场。 每次打电话来就只有督促和苛责,从来不问她住在哪里,过得好不好,这就是她的父母。 甄理内心里也明白她的父母是爱她的,都是为了她好,可是他们并不在乎甄理自己觉得好不好。 不过甄校长不愧是校长,也不愧做了甄理二十几年的父亲,有一句话他是问对了的,其实甄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她对直播的热情只是因为这样可以给梁教授添堵而已。 但甄理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却很确定,她并不想像梁教授一样当一个科学家。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却连一个笑容都吝啬于给自己的女儿。 而她也实在没有本事替梁教授拿到诺贝尔奖,梁教授还是指望她自己比较有希望。 春晚那几小时,正是微信刷屏、朋友圈爆炸的时候。 大家听春晚,不过是为了有个吐槽对象而已,以免朋友圈刷个笑话,自己不懂是什么梗,那就out了。 当然,交游广阔,娱乐活动丰富的成功人士,此时自然是不看春晚,也不聊微信的。 苏格格家是比较传统的暴发户人家,他们家过年最大的传统就是集体看春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传统节目。 也就这一天,苏格格家的人才聚得齐。 也算是对阖家团圆的节日的一种致敬吧。 再不致敬,春节都得成棒子的了。 苏格格在朋友圈惯例秀了她爸给她买的新年礼物——一克拉六爪钻戒。 如果她愿意公布她家所有姐妹的新年礼物的话,你就不会那么羡慕了。 因为每人都是一样的。 毕竟她爸爸也不想大过年的过得鸡飞狗跳,每人一件,每件一样,就不用宅斗了。 甄理在苏格格这条朋友圈动态下评论了一句:别人是撞衫,你家是撞戒。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比甄理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白菜好。 苏格格在吃速冻水饺的甄理衬托下,整个人生都显得充满了爱。 在大家拼命摇手机赚红包的时候,苏格格她给甄理发了个大红包,三十三次顶格发的。 6666,这心实在是太诚了,要的就是这种收红包的感。 若是改成一次性转账,就没这个娱乐性了。 就好比某宝淘东西一样,为了得到“收到快递那一瞬间的满足感”,甄理试过一次买十双袜子,拆成十单买的,因为卖家包邮。 甄理刚收完苏格格的红包,微信突然提示有一个新红包进来。 发红包的是宁致。 大过年的这种红包,你不收吧那是瞧不起人,收了吧又觉得瞧不起自己。 但好在红包最大就是两百,甄理没什么心理负担地正准备收了,然后发回去。 结果她手机差点儿死机了。 屏幕上被接二连三鞭炮似的炸进来的红包给映得红彤彤的,像个烫手山芋。 甄理的手指没敢去点那一堆红包。 但是她一个人过除夕,实在是无聊,挨个儿地数了数,整整九十九个。 甄理烦躁地从额头往后薅了薅了头发,不敢收啊。 若是宁致这钱是转账给甄理的,甄理绝对不屑一顾,好歹她也是即将财务自由的人。 但是红包太诱惑了,看着屏幕,忍不住手贱地就想去戳。 甄理没收红包,宁致居然也无后续反应。 哎,大概是鄙视她没胆吧。 不过宁致的红包无疑给了甄理灵感。 她转头在微信添加朋友里搜索了隋遇的电话号码,很多人都习惯用手机号当微信号。 结果还真搜到了这个号码,显示名称是“gen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