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2/3页)
卒皆在十步之外,料想应是未听见方才厉承的调侃之语,轻声道:“我能留于此处的时间不多,今日之事是我同阿兄有愧于你。” 穆清伸手从髻中取下一支挖耳簪,上前递至牢壁处,“三日后便会有人提你去大理寺,我知你通晓机关器械,这几日里寻个机会潜出去罢,一旦入了大理寺,我再救你便难了。” 穆清手上的这支挖耳簪极为精巧,又以暗铜制成,是以先前坠于髻上亦不易被人发觉。厉承盯着穆清手上的发簪,笑:“这挖耳小巧玲珑,倒是极好的工具。”伸手取过发簪,不着痕迹地藏于袖中,“如此,多谢阿谣娘子救命之恩。” “出去寻到我阿兄,护他出夏。”言罢,穆清退后几步,转身欲走。 厉承看着穆清,想了想,微微压低声音,朝她喝道:“我见过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 ☆、共眠 穆清闻言大惊:“何意?” 身后的狱卒突然听见穆清拔高的音调,皆以为厉承欲行不利,一个个拔刀上前。 “无事,你们且退下。”穆清回头喝道。 “阳陵邑一事,非杜兄所谋。另有人雇我劫出额间点花的女子,彼时他们带我去客栈内见了一个女子,眉间同你一样点了一粒朱砂。”见那些狱卒迟疑着退后,厉承轻声道,“你昨日回去普华寺的消息,亦是他们所传。” “……雇你的是何人?” 厉承摇头:“与我接头之人是个白发老叟,瞎了右眼。我推断这老叟应还有上家,因那日所见的女子似受制于那老叟,并非像是雇主。至于老叟的上家,我亦不知到底是何人。” “如此……多谢。” 穆清心思烦乱,不知再说什么,便轻声道了谢。 “谢甚,不过是报阿谣娘子的救命之恩罢了。” 牢内幽黯压抑,但此时不过未时一刻的光景,外头天光正盛。穆清浑浑噩噩地飘出牢狱,一时被日光晃了神,更觉心头繁杂不堪。 候在署衙外的林俨见穆清出来了,便上前秉道:“侯爷方才去石匠人的铺子了,夫人可是去寻侯爷?” “回府吧。” 穆清看着面前一身劲装的男子,淡淡道。 厉承的言语,仿佛一下直击穆清心底,这半年来她最为惶恐的事情,终是来了。莫词,亦到了郢城。虽不知莫词、老叟同厉承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但她此刻的处境,愈发微妙。 恍惚间,马车突停。穆清一时不备,伸手扶了扶,却触及右手腕上的伤处,酸疼之感似刺激了穆清如麻团一般的心绪。 究竟,她这样执意留下来,算什么呀? 不管莫词那处发生了何事,他们既要来掳自己,大抵只为了一个目的,那便是让莫词重新回到这个本应属于她的侯府夫人之位上。 但那老叟的上家又是何人? 穆清很快想到了蜀国琅王府,若是琅王府,却又觉得有蹊跷,郢城于琅王府而言,可算是鞭长莫及。莫非,背后另有其人知晓了自己和莫词的姊妹易嫁之事? *************** 穆清陪着老太君一道用了晚膳,又随她在院内消食,近戌时方才回到西厢院里。宋修远仍未回来,穆清坐于案前,轻轻叹了口气,默默换了手上的药。她本想等着宋修远回来,奈何这一日经历的琐事终究多了些,未等那烛火融下一寸,整个人便架不住瞌睡,昏在了床榻上。 宋修远再回署衙时,穆清已经离开了。听衙内的从人道穆清离去时的神色不佳,当先想到的便是厉承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贼子又冲撞了穆清,随即提着剑气冲冲地闯入了牢内,哗啦一阵浩大声势,倒将已经躺在草堆上的厉承吓了一跳。 宋修远就这般低头看着坐在地上的厉承,语气不善:“白日里你同夫人说什么了?” 厉承抬头望了眼宋修远,索性翘着腿又仰面躺了下去,避开宋修远的问题,道:“你那夫人貌美,大凡天下男子见了总会动些心思,我亦不能免俗。” 若说阳陵外那一遭厉承乃见色起义,宋修远或许就信了;可此回厉承分明已知晓了他二人的身份,量他长了一百个胆子,若没有别的获益,怎可能就这般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劫人? 厉承见宋修远满身戾气,好似随时便要劈了牢冲进来锁来砍他的模样,正色道:“果真瞒不过云麾将军,我此行乃受人所雇。如何?我若将我知晓的这些和盘告知于你,你可是能早早放了我?” “受何人所雇?” 宋修远冷冷问道。 “京东百宁坊悦世客栈,一褐衣白发的独眼老叟,唤作胡翁。” “受雇于何时?” “约莫一月半前。”厉承老老实实答道。 宋修远闻言,将抽出的剑送回鞘里,冷哼:“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