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节 (第3/3页)
心动荡趁机作乱。” 周大人附和:“陛下,臣以为是得严查,无论真假,总要给民间一个交代。” “臣以为.....” “好了好了。”赵端身着龙袍头戴天冠,靠坐在黄绸软垫的龙椅上,懒懒道:“冯竟,你来说说如何去办。” 冯竟上前一步,拱手回话:“臣以为,还是要彻查一番,安以民心。” 郁王府外宅前些日子换了批灯笼,许是中秋将近,灯面上绘着白兔玉盏澄月祥云,此时微风一吹,灯影晃动,花木细语。 赵郁许诺要与徐风堇出游,便陪他挑选地方,可选来选去也不知去哪,徐风堇长到二十才出临安大门,自然哪都想去,每说到一个地方便问东问西,赵郁见多识广便一一为他解答,比如一路往南是黛瓦白墙,楼台烟雨,一路往北能登高望远,寄情山水,再远一些就出了国境,东篱有旷野雄鹰牧羊歌舞,西域有瓜果香梨驼铃沙柳。 “那西域人是不是真的金发异瞳?听说红黄蓝绿应有尽有?”徐风堇趴在赵郁身上翘着腿脚翻阅古籍,赵郁则靠在床头道:“哪有那么多颜色,只有绿瞳蓝瞳最为常见。” 徐风堇问:“南北小国呢?” 赵郁道:“南北边境连年征战,四季严寒稍显贫瘠,吃得全是树皮草根,没有甜食,想必王妃不愿意过去。” “不去不去。”徐风堇忙道:“那咱们倒是可以去东篱走走,瞬间见见萧笛。” 赵郁问:“萧世子刚走王妃就想他了?” 徐风堇坏笑道:“谁会想他,只是我一而再再而三让他做我朋友,他却始终不肯,他越是不肯,我偏要他做。” 两人闲聊一晚也没定要去哪里,徐风堇听着趣文没一会儿便睡了过去,赵郁将他挪到里侧躺好,刚要吹灯,就见徐风堇枕头下面露出几根红绳,他掀起一角看清藏的东西,目光柔和。 何时相信他是真心,又无法对他狠心的呢?赵郁说不清楚,细细想来,估摸是双七那晚,天灯之下罢。 次日一早赵郁正在院内修剪一盆新买来的绿云春兰,就见卲山匆匆赶来,面带慌张神色,赵郁放下剪刀与他去了书房,问道:“怎么了?” 卲山道:“昌叔那边说有些当年的消息了。” 赵郁拿块锦布擦手问道:“当真?” 卲山连连点头:“昌叔说的还能有假,王爷快随我去风雨亭看看吧。” 赵郁沉吟片刻,道:“不急于这一时,等我与王妃出游归来再去不迟。” 邵山忙道:“可这事怎能耽搁......” 赵郁平淡道:“这么多年都等了,又怎耽搁不起这一时半刻?” “可......可是......”卲山说不动他,抬眼就瞧见窗外的徐风堇晃悠而来,忙喊了声:“嫂子!” “哎!”徐风堇嗓门清冽地应了声,举起刚从厨子那取来的蟹黄包问道:“贤弟有事?” 赵郁瞥了卲山一眼,卲山慌忙错开目光装作没看见,将方才的事情对着徐风堇又说一遍,徐风堇一听惊讶不已,忙跑进屋道:“王爷为何不去?若是错过这条线索,不定又到何年何月了。” 赵郁摇头:“不急,本王答应了要与王妃一同出门。” 徐风堇道:“这不是还没选好地方?”又灵机一动,打记响指:“要不然这样,王爷先去,风雨亭来回也才一天,顺便我帮跟庙祝问声好,待你晚上回来我肯定将地方选定,明日立即出发,如何?” 邵山赶忙附和:“嫂子说的是,事不宜迟。” 赵郁来回打量两人,总觉有些不对:“既然如此着急昌叔为何不亲自过来?” 邵山眨眨眼:“昌叔,昌叔下山时候崴了脚,行动不便了,正巧我昨日过去便捎信回来。” 徐风堇忙问:“庙祝可有大碍?” 邵山摇头,对着徐风堇说:“还好还好,只是消息传不过来,有些挂心,昌叔嫌我愚笨也,也没告诉我。” 徐风堇赞许地点点头,又对赵郁说:“还是去看看吧。” 这一唱一和真假难辨,赵郁想了想道:“那王妃便在家中好好待着,不要出门,若府上来了不速之客,便招侍卫前来,待本王回来再说。” 徐风堇疑惑眨眼:“能有什么不速之客?” 赵郁笑道:“没人来最好,若是有人来怕是京兆尹衙的,京兆尹无能易怒,气量极小,他若说了什么王妃奉承便是,其余的事情等我回来,不要自作主张。” 徐风堇满口答应,待赵郁走后便把手里那半块蟹黄包全部吞进嘴里,晃晃悠悠地进了屋。 此时太阳朝东,刚到巳时,岑灵手里拿了一件精巧的妆盒从内宅走来,这东西前些日子搬家时徐风堇没带着,此时心血来潮,说要给自个儿点妆,床上堆着几件衣裳,挑了个遍,最终换上来京时穿得那套红袖白赏,岑灵帮他找出一只白玉簪,犹豫半晌道:“阿堇,我今早又去走了一遭,平栏街的仿画店都被封了,现在只要跟那画有一点沾边的人都抓了起来......我看这事儿闹得很大,你,你不如听王爷的话,不要自......自作主张了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