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页 (第2/2页)
但池家人外,那些寻常股东,与池容一起从盛源微末时走到今天,手上也不过、甚至不及这些股份。 而要做成这些,并不容易。 收购本身,倒不是难事,有钱即可。最重要的,是避开他人耳目。账走境外的空壳公司,一遍遍流转,最后汇到旁人名下。那个“旁人”,明面上,要让人想不出,与丛兰有和牵连。没办法,丛家有丛竹从政,于是一切资产都要透明。丛兰自己,又与池北杨有所牵扯,还涉及盛源账务,许多财产,都必须明牌落在旁人眼中。 池珺问:“这些股份,现在在……”谁名下? 丛兰停了停,似笑非笑:“你猜不出?” 池珺一顿,“王叔?” 丛兰点头。 池珺沉吟:这个答案,不算出乎意料。 但也有一点疑问。他正色许多,问:“他真的可信吗?” 丛兰看着他,眼神复杂了一瞬,最终道:“……我认识他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早很多。” 池珺听明白了。 丛女士的话,很含糊,可以有许多理解。而她这么说,言下之意,就是:知道结果即可。更多的情况,不要追问。 池珺果然停下,转而换了个轻松些的话题,道:“我以为,您今天找我,是想说,王叔有什么发现、告诉您,所以才想和我谈谈。” 说到这里,丛兰的表情有点古怪。她讲:“这你倒是不用担心。他那人,最会审时度势、装聋作哑。” 讲完这些,她停了停,仍然看着池珺,眼里有些催促之意。 既然要剖白,就要礼尚往来。丛兰坦诚了家底,池珺投桃报李,说出答案:“明面上,当然是分家。您说得对,只要我一心扑在芭蕉上,渐渐放开对盛源的管控,旁人便会自动帮我补齐原因。” 盛源虽有影视方面的分公司,但落到实处的,都是实业。 眼下实体经济衰落,房产市场被国家几次政策限制,价格再不像从前那样一路高歌猛进,却也停留在一个触目惊心的高度。 而盛源依然是那个行业龙头。看这两年财报,偌大一个企业,净利润达到恐怖的百亿级。 “可虚拟经济,一本万利。”池珺笑道,“难的,是抓住当下热点——不,是直接着手,炮制下一个热点。” 要做到这点,要有资本支持,也要有卓越远见。 好在,有他,有钟奕,芭蕉便注定走在行业前列。 池珺:“我要盛源,不是因为盛源有多重要。”如今,盛源是庞然大物。但芭蕉已经成长起来,池珺有信心,这棵自己与钟奕亲手栽下的“树苗”,终将成为另一个龙头,“只是——我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